《上阳赋》:章子怡的上扬还是下落?(章子怡周迅一起演的电影)
导读章子怡周迅一起演的电影~作者:周舟《上阳赋》开播以来,从“强行装嫩”到“运动鞋穿帮”,围绕章子怡的话题不断。作为中国最一线的中生代女演员,章子怡近年来更得心应手的角色似乎是“评委”。大众期待她能够继续贡献令人印象深刻的影视角色,那么,《上阳赋》会为她的演艺生涯翻开...
作者:周舟
《上阳赋》开播以来,从“强行装嫩”到“运动鞋穿帮”,围绕章子怡的话题不断。作为中国最一线的中生代女演员,章子怡近年来更得心应手的角色似乎是“评委”。大众期待她能够继续贡献令人印象深刻的影视角色,那么,《上阳赋》会为她的演艺生涯翻开新篇章吗?
《上阳赋》不会成为章子怡演艺生涯的开拓者,它更像一次汇报演出,其中精彩的,都是我们熟悉的章子怡:玉娇龙、婉后、小百合……
《上阳赋》开播之初,毫无意外,《我就是演员》评委们对演出者飙的那些狠话一一反噬章子怡,火力焦点之一便是“40岁少女”。

以骨相好、电影脸著称的章子怡一入行就主演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

《上阳赋》里,章子怡戛然而止的短眉恰好停在眉骨最高处,越发衬出她眉骨高,眼窝深陷

《一代宗师》里,王家卫保留了章子怡脸上嶙峋清癯的线条,下垂的眼尾呈现出来的凄苦与凸出的颧骨表现出来的倔强相加,呈现出一种悲苦、凄清的受难美,活化了宫二这一命运悲苦却不改坚韧的悲剧灵魂
章子怡关于“营销少女感”的回应以及编剧的说明,皆称40岁演15岁少女,不是贪心,只是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上阳赋》中的王儇,及笄之礼与之后的定情、错嫁衔接得很紧,而且从童年到及笄,已经换过一次演员,显然不宜在一两集之中再度更换演员,所以为了角色的流畅性,章子怡从及笄开始演,也无可厚非。而章子怡的状态,说实话相比同龄的女演员已经相当不错了,脸上没有莫名的肿胀,皮肤紧致,身材也更加窈窕,扮演未嫁少时被嘲不像少女,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妆发的不合适。
不仅仅是章子怡,《上阳赋》中大部分女性角色的妆容都不好,史可的妆被网友嘲为其演艺生涯最丑造型。章子怡扮演闺中少女时的妆容,戛然而止的短眉恰好停在眉骨最高处,越发衬出章子怡的眉骨高,眼窝深陷。人到中年加上产后极速瘦身的章子怡面容呈现出两高两低,眉骨高眼窝低,颧骨高面中低,侧角30度的时候能躲避这种突兀的凸凹,而全侧的角度则完全暴露。
虽然以骨相好、电影脸著称,章子怡的脸也并不是360度无死角,全侧就不是一个友好的角度,这种凸凹其实在《卧虎藏龙》中一些特定角度就很明显,扮演倔强少女正需要这种棱角;而《十面埋伏》中张艺谋就通过打光、妆容和挑角度,将章子怡的脸型修饰成线条柔润的标准小瓜子脸。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章子怡眼中至眼尾处掉得比较厉害,有时候看起来双眼皮不太明显,甚至有点大众俗称的三角眼,其气质中的狠厉感很大程度上也于此,这种眼型对于亦正亦邪的乖戾少女玉娇龙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所以李安也没去做太多美化和修饰。对比一下章子怡在不同作品中的眼妆就会发现,面向国际市场的作品,比如《卧虎藏龙》《艺伎回忆录》中,眼妆基本保持她的原始状态,因为跟眼窝深陷、双眼皮很宽的欧美人相比,这种厚眼睑窄双眼皮正是东方特色。到了《一代宗师》,章子怡的妆容有过一次大突破,中年宫二与叶问最后一晤,王家卫保留了章子怡脸上嶙峋清癯的线条,苍冷灰白的脸上,下垂的眼尾呈现出来的凄苦与凸出的颧骨表现出来的倔强相加,呈现出一种悲苦、凄清的受难美,活化了宫二这一命运悲苦却不改坚韧的悲剧灵魂。无论是妆容,还是表演,这也是章子怡突破中年瓶颈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而那些面向国内市场的作品,尤其是近些年的戏,如在《无问西东》《攀登者》中,她的双眼皮呈现越来越宽的趋势,加上眼尾大力提拉的重眼线,都努力使她的眼型从三角变得更圆更大,美则美矣,但却抹却了她个人的特色。
出于一个电影摄影的美学坚守,侯咏的《上阳赋》拒绝了简单粗暴的一键修颜,每当拍到章子怡特写时,明显看出跟全景截然不同的精致用光,巨大的柔光柔化了章子怡面部棱角,提亮了她扁塌的面中,确实漂亮又有高级的电影感,但损失了面部更多细节,有失生动。剧中大量无表情的特写,唯一的功能就是展示章子怡的美貌,既不能丰富人物,又拖慢了戏剧节奏。
除了对少女感面容的追求,章子怡在《上阳赋》中的表演也依旧延续着她的强少女感。所谓少女感,不是只有大众熟知并诟病的傻白甜少女,章子怡的少女感是另一路——青春叛逆、执拗无畏,你认为的好我不稀罕,你不要我怎样我偏要,有堂吉诃德单挑风车巨人的愚顽与孤勇,于讲求女子以“顺”为德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色中,是非常异色的一个身影,也是章子怡最迷人之处。
《上阳赋》绝不是章子怡演技的滑铁卢,除了天真少女阶段有点尬之外,后面的戏份都是稳定发挥,至于网上有拿她跟鞠婧祎相比夸她敬业的,实在是参照系找错了,少用替身、不抠、真淋水,对于素来以“拼命”著称的章子怡来说,只是职业的基本要求而已,跟敬业不沾边。《上阳赋》也不会成为章子怡演艺生涯的拓疆者,它更像一次汇报演出,其中精彩的,都是我们熟悉的章子怡——玉娇龙、婉后、小百合……并没有跳出她擅长的范围,给予观众新的惊喜。
章子怡说“演《上阳赋》的时候我38岁,现在我42岁了”,即使状态保持得再好,她终究一年年离少女更远了,而横亘在女演员面前的中年危机依然还横在她面前,《上阳赋》不能为她证明什么,也并没为她提供什么助力,她还需要新的作品,帮助她越过女演员的中年泥沼,证明自己是能一直能演到老的好演员。
《上阳赋》最大的卖点就是章子怡,绝对女主的地位不容撼动。但电视剧跟电影不同,电影需要主次分明,电视剧尤其是长篇电视剧必须是群戏
《上阳赋》开播之后,网友纷纷表示不解:“你为什么接这个戏?是缺钱吗?”章子怡缺不缺钱,不太清楚,毕竟家里还有一个能顶中国乐坛半边天的汪峰老师,但跟《我就是演员》站上舞台的演员一样:作为一个演员,希望观众看到自己,这是肯定的,尤其是女演员,芳华弹指老,最好的时候我不在银幕前,多可惜。
2016年-2020年五年间,章子怡只演出了《哥斯拉2》和《攀登者》两部电影,2018年上映的《无问西东》是五年前拍的,2016年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两年前拍的,显然对于一个年近中年时不我待的女演员来说,开工不足。
《上阳赋》跟章子怡往日的作品相比,资质平平,而她接下这个项目,说明这已经是她的最优选择。娱乐圈最为现实,顶级的资源都是优先集中于顶级的风云人物手中,曾经中国最好的小说和剧本都会过张艺谋、陈凯歌的手,而江山代有人才出,如今最优质的创意与剧本都会自然而然的流向宁浩、徐峥、陈思诚等一批中年顶流。演员也一样,今时今日,后辈周冬雨能接触到的圈内优质项目应该比章子怡多。
拿到的资源先天不足,要想成功,就必须后天费力找补,可以看出片方对于这个项目还是花了钱用了心的,找来一票业界大拿,导演是拍过《茉莉花开》的“第五代”影人侯咏,摄影是拍过《一代宗师》的法国摄影师菲利浦·勒素,配乐是为《花样年华》《2046》配乐的日本大师梅林茂,美术是做过《道士下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韩忠,章子怡的造型设计请动了张叔平和叶锦添两位大咖,幕后可谓是大牌云集,充分体现了章子怡多年积攒的圈内顶级人脉。只有编剧是个新面孔——《上阳赋》的总编剧罗松是一位年轻的女编剧,川影200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之前参与编剧作品有:《我的检察官女友》《拥抱生活拥抱你》,不知道片方出于什么考量,将一部架空历史权谋向的史诗大剧交到这位从业履历并不出众的编剧手中。不是职场不信任新人,从目前看来,《上阳赋》的剧本确是全剧生产链上最弱的一环。
可惜制作方的大力气使错了地方,没从电影思维切换到电视剧思维,两个小时的视听盛宴也许能让观众忽略一部电影剧作的平庸,但3000分钟的一部电视剧,剧本不行,全盘皆输,寐语者的原著小说本身也不算顶级强文,女性作者常见的一些问题都有,如切入视角过于狭窄,权力较量过于低幼,情感泛滥、节奏拖沓,进行影视改编时,应邀请业内成熟的强编剧加盟矫正弥补原著的薄弱环节,这个任务对于只写过都市言情剧的青年女编剧罗松来说,可能力有不逮,而且据编剧罗松所说,在整个改编的环节,她“跟原著寐语者都有一个共识,不管戏怎么改,都要抓住王儇的灵魂,保留她做事的风格和内心的驱动,让人物变活,自由生长”,这句话直译出来就是——她的主要改编任务就是将女主光环开更大。
诚然,《上阳赋》的最大卖点的就是章子怡,她的绝对女主地位不容撼动,但电视剧跟电影不同,电影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电视剧尤其是七八十集大体量的长篇电视剧必须是个群戏,男女主角再好,也撑不住一部这么大体量的电视剧,如果其他支线的人物不给力,整部电视剧的可看度就会损失。聪明的改编,往往要把主角的光环收一收,不是把配角往弱了写来衬托主角,恰恰相反,必须把配角往强了写,主角才能遇强更强成为强中手,男有《琅琊榜》,女有《甄嬛传》,成功的法宝都是支线饱满,配角强大。
《上阳赋》的配角演员阵容不是不强,于和伟、左小青、史可、贾一平、惠英红等人实力有目共睹,而且整体年龄偏大,让这样一批重量级演员演出入门级的权谋剧情简直有如牛刀杀鸡。惠英红扮演的谢贵妃,出身世代门阀,兄长贵为侯爷,又诞下唯一能跟太子争储的三皇子,居然对多年死敌王皇后、王丞相兄妹没留一点防备的后手,束手就死,网友评价这应该是这些年红姐演的最傻白甜的一个角色,如此天真的笔触在这部所谓的权谋大戏里俯仰皆是,演员再好,力有余而戏不足,为之奈何!
权谋戏技术含量不够,而女主线又太全能,謇宁王大兵围城,女主单骑出城,三言两语退兵,分分钟识破吴谦谋反的诡计,整肃军纪威服四方,原著小说女主的光环已经够大了,电视剧的改编,更把女主光环放大到极致,天下无双的上阳郡主多智而近妖,厚德而近神。
男女主情感线则自动切换到玛丽苏和杰克苏先婚后爱的甜宠模式,配合升格、慢镜和插曲,戏剧节奏一下子就掉了下来,而且以周一围和章子怡的年龄和资历再演出这种小儿女间的甜宠模式,诚如一些观众所说,有点“嗑不动”。一般规律,长篇电视剧都会把精彩部分放在首尾,中间段落往往拖沓疲累,而从17、18集开始,《上阳赋》的戏剧节奏就已经往下掉了,之后随着男女主人公愈加地夫妻同心智勇双全,戏愈发地不好看了。
到目前为止,章子怡成功的影视角色多为跳脱于现实的传世类人物,她还没有真正经历过现实主义题材的考验
一入行就主演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随后,便一直跟李安、徐克、罗伯·马歇尔等一线名导合作,跟自嘲在烂片里打滚的郝蕾相比,章子怡的成功带有不可否认的幸运光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跟其他中年女演员一样,不得不面对来找自己又合适自己的好剧本好项目越来越少这一残酷现实。中年女演员们要想拥有更大的舞台更多的机会,往往需要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与自身影响力为自己打造舞台创造机会,自个儿成全自个儿。从前项目有强制片人强导演把关,章子怡只要做好自己演员的本分就好,而现在制片人或者监制的重担可能她需要自己扛,那么她对一个影视项目的审美与判断,就会直接影响到她之后的演艺生涯。
截止到目前,章子怡深度参与过的影视项目有《非常完美》《从天儿降》《上阳赋》,无论是质量和风格的把控,都很不稳定。《上阳赋》的是非功过转眼即成过去时,她还需要继续找寻、培育适合自己的方向与项目。
同龄的四朵大花中,徐静蕾、赵薇早早地转行做了导演,也让她们具有更强的主动性;
“精灵少女”周迅在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少女之后,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发现有关女性内心自由的题材,也坦然接受了中年妈妈角色,《你好,之华》中她已经演起了张子枫的妈妈。从市场回馈来说,《你好,之华》《保持沉默》不太成功,题材立意虽好,但剧本不够精彩,再好的意义也体现不出来。随后她还有一部《世间有她》由著名的女性导演张艾嘉、李少红、陈冲联合指导,拭目以待吧;
与周迅女性温润自足的内心自由不同,姚晨对女性力量的发掘更稳准狠,角度也更刁,无论是《都挺好》《送我上青云》还是《找到你》都是近年来探索女性力量的现实主义佳作,又参演了好评如潮的现实主义作品《山海情》。姚晨是这几年中年女演员突围较为成功的范例,首先,从出道伊始,她就没有吃过少女感的红利,告别少女期,损失也相对较低。另外,她的个人公众形象和她的影视形象非常统一,都是直言快语、敢说敢做的现代大女人,两相叠加,加强了个人的特色,辨识度高。第三,目光独到,风格稳定,《送我上青云》《找到你》等深具话题性的女性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都是从剧本阶段起,就被姚晨发现并挖掘到的,并由于姚晨的加盟而得以融资出品,而两部作品的成功,也让姚晨此类题材的生产进入良性的正向循环,会有更多类似的题材和影人自动找到姚晨,并借助于她的影响与资源得以成片让观众看到,转而再吸引来更多更好的人才与资源。
另外,袁泉、郝蕾、秦海璐、马伊琍、陶虹的突围都令人欣喜,无论是银幕形象,还是公众言行,她们都摇曳生姿地展示着女性在告别少女期之后更多的可能更好的自我,青春不再却坦然自足、努力奋进又怡然自在。还有《送你一朵小红花》里已经演起易烊千玺的妈妈的朱媛媛,跟年方二八的少女刘浩存同场,她自有一份成熟丰饶、富有母性的美。
说回到章子怡,要想突破中年瓶颈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她还没有经历过现实主义题材的考验,她之前成功的影视角色多为跳脱于现实的传奇类人物,显然中国影视剧目前正进入现实主义创作的高潮,并将长期处于现实主义的创作繁荣期,而且唯有现代题材才会盛产适合中年女演员的角色,古装戏里中年女演员大概率只能演女主的妈妈或师父。对一个女演员来说,无论是锤炼演技,还是蹚过中年危机,现实主义题材这一关都至关重要。巩俐,早在27岁就在《秋菊打官司》中过了这一关,35岁演过《漂亮妈妈》之后,从此再无中年危机之说,《夺冠》中足以乱真地扮演女排国民教头郎平,更捍卫了她超一流演技的江湖地位。跟章子怡一同坐在《我就是演员》评委席上的郝蕾也是在现实主义力作中安然度过中年危机。周迅在曹保平的《李米的猜想》中,素颜出演一位女出租车司机的表现无可挑剔。赵薇在陈可辛的《亲爱的》中的表现堵住了所有对她演技的质疑。孙俪在古装大女主三部曲之后,也重返现实主义题材,《安家》《在一起》《理想之城》都是现实题材,她是从现实题材出道的,回去也不难。
四年前拍摄的《上阳赋》现在播出,已经失去了最好的天时,古装大女主的风潮早过,对于章子怡的演艺生涯而言,《上阳赋》不是未来时,只是过去时,对于网友观众的是非评说,实在不必太在意,她真正需要在意的还是未来的下一部。
(作者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文汇报
为什么章子怡、周迅、汤唯都去演电视剧了?

中国电影报道专稿章子怡要演电视剧了,你信吗?
据说张艺谋导演在章子怡刚出道时,曾告诉她“不适合演电视剧”,所以章子怡才一直对大银幕情有独钟,拒绝在电视剧中出演角色。

但诸多报道纷纷指向,她很有可能已经接演根据网络小说《帝王业》改编的电视剧《帝王业》,男搭档将会在胡歌与刘烨之间产生。

前段时间,章子怡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中颇为吸引眼球,她与刘烨现场发挥演的一场“互怼”戏,在社交上刷了屏,这让人感叹,不愧是优秀的电影演员,在表演上投入认真,哪怕一小段戏也灌注了丰富饱满的感情。

有观众感言,荧屏这块小屏幕上,真的有点浪费章子怡的演技。
这不是章子怡第一次现身综艺节目,2013年她上过《快乐大本营》,2017年初上过《最强大脑》,但的确在《演员的诞生》中,她的综艺潜质才真正被挖掘出来。
所以,曾被认为永远不会上综艺节目的她,已经有了综艺咖的迹象,那么,当电视剧演员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不止是章子怡,另外两位女电影演员,也投入了电视剧的怀抱,一位是周迅接拍了《如懿传》,

另外一位是汤唯接拍了《大明皇妃》,这是已经确凿的新闻。

汤唯与周迅,也是不怎么搭理电视剧的女演员。
汤唯距离上一次拍电视剧相隔了十年,即2007年的《生于六十年代》。
在2007年之前,汤唯拍过7部电视剧,但均籍籍无名。
在2007年拍了李安导演的《色戒》之后,汤唯就再没有沾过电视剧的边儿。莫非李安导演也像张艺谋导演那样,对汤唯说过“你不适合电视剧?”

相对而言,周迅离电视剧还近一些,不过她非常低产。
2014年拍《红高粱》,也是她远离电视剧十年之后的唯一作品。《红高粱》到现在也有三年了,这三年当中,周迅与电视剧绝缘。

曾几何时,娱乐圈流行“拍电影的瞧不上拍电视剧的”的说法,在娱乐圈的“歧视链”中,拍电影的确能被高看一眼,不知道这是否是大牌演员轻易不愿意碰电视剧的原因。
而现在章子怡、汤唯、周迅不约而同地接了电视剧,还是有诸多因素影响的。
从大环境看,电影创作的低迷,以及电视剧、网剧的火热,是很直接的推动力。

国产电影这两年在质量上走下坡路,一年难得出现几部佳作,作为演员,章子怡等也寻找不到好本子,拒绝烂片“宁缺毋滥”,拍电视剧成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在影响力方面,电视剧、网剧有超越电影的趋势,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点击率,隔三差五出现的全民话题剧,让电视剧拥有了非凡的话题制造能力,许多新人通过演电视剧名利双收。

对于大牌演员来说,电视剧篇幅长、发挥空间大,不仅投入进去之后能演得过瘾,而且还能依靠电视剧、网剧的高频率曝光,来稳固和提升人气。
报酬方面的丰厚,也是明星接拍电视剧的原因。
现在的国产剧已经进入了大制作时代,一部剧动辄几亿元的投资,分到主演那里,会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虽然在广电的三令五申之下,演员片酬有所下降,但想要请动这几位大牌,制作方仍然要付出不菲的片酬。

在没有电影可演的日子,大牌明星靠接广告和上综艺节目赚钱。
但毕竟广告与综艺节目不是严肃意义上的“作品”,电视剧如果遇到好编剧与好导演,演完了没准能成为代表作。

演员到最后,拼得还是作品,没有作品算哪门子演员?所以,综上所述,大牌明星接拍电视剧不是头脑发热,而是精心计算后的结果。
泛娱乐化时代,“表演”作为一门学科,被各种花样百出的娱乐理念所冲刷,“演员”所肩负的“戏大于天”的使命,也正在逐渐消弭于“娱乐至死”当中。
许多演员的底线,就是在越来越高的身价、越来越没原则的综艺节目、越来越争夺眼球的炒作包围下,一步步被压低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演员尽量不演或少演电视剧,成为爱惜羽毛的一种象征。
现在,电影演员更多地投入到电视剧怀抱,有好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
从专业角度看,电影和电视剧是两个不尽相同的娱乐产品,有着两套区别不小的表演体系,有的电视剧演员在荧屏上如鱼得水,但到了大银幕上却无法展开手脚。

反之亦然,那些习惯了大银幕上相对精致表演的演员,在面对电视剧时,如何改变自身气质,来征服多元的观众群,成为一个不小的挑战。
中国娱乐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产品没有质量监督体系,二是外界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这使得整个行业的产品,都处在标准模糊的区域。
在制作与创作都偏向于投机取巧的时候,观众往往要求演员起到标杆作用,如果作品质量尚可,观众需要演员锦上添花,如果作品质量平平,观众就期望演员能够突破平凡。演员承载着诸多不属于他们的压力。
哪怕章子怡等大牌演员开始重视电视剧,还不得不面对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在剧本选择上,要有更强一些的主动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选择有表演提升空间的。

但演员毕竟只是整个创作阵容的一部分构成,且在导演与编剧掌握大局的前提下,想要获得足够的话语权还是挺难的。寄希望于演员来带动一个行业的改变未免有些乐观。
唯一可期待的是,在“小鲜肉”、“小鲜花”的演技备受质疑的时候,章子怡、周迅、汤唯等演员的加盟,能提升电视剧在表演上的水准。她们在演绎人物方面的经验,也能强化电视剧的观感,使得这一最为大众化的娱乐产品,多一些艺术属性。
看完《色戒》中值得推敲的3大细节,难怪15年后大S也要抢着演

前言
汤唯最近在韩国市场发展的非常好,被韩国观众称之为女神,汤唯曾经说过,只要是剧本好角色好,抓住机会就一定能成功,
这就不得不说,汤唯曾经抓的一次机会,就是多年前的色戒,当年色戒上映的时候就受到很大的争议,

因为尺度过大有些画面都感觉是真枪实弹,这对于汤唯来说是把双刃剑,发挥好就是神作,发挥不好就另当别论了,

当年色戒在选角时也是费尽脑汁,在选择女主角的时候,让李安犯了难,因为女主这个身份特别重要,演不好整个剧本都会垮掉,李安在选角上也是相当严格,以宁缺毋滥的原则下,认真的选择色戒的女主角,

01
李安导演在最开始的时候是选择舒淇的,但是当舒淇知道了剧本尺度过大的时候,婉转拒绝了,虽然舒淇曾经也拍过类似的影片,但是舒淇再也不想被贴上艳星的标签了。

李安导演的名气特别大,有很多明星争着抢着来试镜,有周迅章子怡大S等众多明星,但李安总觉着这些人不太适合这个角色,因为这个角色的性格包括年龄要求很高,有些人年龄合适但是演不出角色应该有的性格,有的演技好但是年龄又不合适,

就在李安犯愁的时候,汤唯出现了,当时的汤唯没有名气,在不被看好的前提下来试镜,没想到试镜结束后,李安导演说到她就是王佳芝,就这样色戒开拍了,

02
色戒主要讲述了,王佳芝是一个女大学生,为了接近特务易先生,想方设法不惜牺牲色相,目的就是要杀掉这个叛徒易先生,但是在接近过程中,王佳芝爱上了易先生,
为了救易先生选择暴露自己,最后被易先生赶尽杀绝,虽然剧本看似很简单,但是这里面有人性爱情无奈,被李安导演表达的淋漓尽致,李安导演也在影片中偷偷埋下了几个细节,

03
第一点,王佳芝那颗小药丸为什么没有吃,这颗药丸是上级领导给王佳芝的,是在被暴露后自尽用的,但是王佳芝在被暴露后选择没有自尽,也许还想再见一面深爱着的易先生吧,
第二点,易先生的秘书,影片中易先生的秘书也非常神秘,影片最后秘书说早就知道王佳芝的身份,但是一直没有告诉易先生,老谋深算的易先生当然知道王佳芝是卧底,但是始终不愿意面对,

如果说易先生对王佳芝没有感情,那是说不过去的,就这样易先生为了和王佳芝断绝关系,选择把王佳芝的一众团伙赶尽杀绝,连王佳芝最后一面都没有见,这里李安导演也暗示,易先生是傀儡也是生不由己,

第三点,红酒杯上的口红印,易先生和王佳芝单独吃饭的时候,王佳芝喝完酒酒杯上有口红印的镜头,当时王佳芝是假扮上流人士,但是一般上流人士喝酒是不会留下口红印的,

老谋深算的易先生已经观察到这一点,但是易先生并没有拆穿,而是选择视而不见,这里易先生已经对王佳芝的身份表示怀疑,

结语
所以说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一定不能走神,每一个镜头细节都不是多余的,一秒一帧都值得推敲。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