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未感染新冠是因为免疫力更强还是有别的原因?
导读感染新冠不发烧与免疫力无关,新冠,免疫力,原因~感染新冠不发烧与免疫力无关,据医患家2023年05月27日最新关于至今未感染新冠是因为免疫力更强还是有别的原因?的回应,2,“超期服役会使口罩的防护效能大大降低,遇到这6种情况应及时更换口罩一般佩戴超4小时就应更换,最长不超过8小时口罩受潮...
大家最近发现没有,同样遭受新冠的袭击。
有的朋友“阳”了,有的朋友冲进了“决赛圈”。
即使同样“阳”了,情况也有不同。
有的阳后症状很轻,有的症状很重。
这些情况该如何解释?
疫情扩散蔓延,至今未感染的人是咋回事?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这波疫情中,体感上没“阳过”可能存在很多情况。比如有的市民由于防护措施到位确实没“阳过”。有的市民感染后没有出现症状,是无症状感染者。有的市民在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过,体内有抗体,而自己没注意到。
没感染过的人,如果面对新毒株,会比“阳康”者更脆弱吗?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感染过新冠病毒后3到6个月内,一般不会二次感染。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这时候,谁的免疫力强,抗体水平下降得慢,谁就会获得更长时间的“保护”。
感染后病情的轻重与病毒的致病力有关。目前,奥密克戎各变异株的致病力相差无几。如果是曾经“阳过”的人再次感染,病情可能会相对第一次感染更轻。没“阳过”的人感染,病情也会与其他人第一次感染时程度类似。
有的阳后症状很轻,有的症状很重,这又是怎么回事?
感染症状轻重和免疫力有关。
免疫系统是一个庞大且精密的系统,充当着人体的“健康护卫队”。它们作战有序,防止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侵害人体。
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刘丁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者中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有的人无症状,有的人会持续发烧,有的人四肢酸痛,病情轻重不一样,个人耐受程度也不一样。
在机体与病毒的“搏杀”中,体质差、免疫力低的人群显得更脆弱,难以抵御病毒侵袭,症状更为明显,还容易引发旧疾。
相对来说,免疫力好的人清除病毒能力强,症状轻、病程也短。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大,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首先大家对新冠病毒不用过度焦虑和恐慌,但该坚持的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一定要做好。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不管“未阳”还是“已阳”的人,都不能放松警惕,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要注意个人防护。还有症状的人要避免走亲访友、串门聚会。对于老人、孩子、孕产妇、有基础病的重点人群,要减少外出,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员,疫情期间减少接待探访的次数。
这里插播一条“坚持正确佩戴口罩的重要性” ⬇ ⬇
最近不少朋友从“阳过”变“阳康”,感觉“阳过”就安全了,开始不戴口罩了,当下这样的行为习惯其实还是挺“危险”的。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出了新冠病毒扩散途径,即使保持社交距离,不戴口罩时喷出的飞沫也会飞溅到交谈者身上。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团队利用超级计算机“富岳”(fugaku),模拟了飞沫传播在办公室、火车、私家车等室内环境中的扩散途径,即使保持社交距离,不戴口罩时喷出的飞沫也会飞溅到交谈者身上。
假设四人隔桌相对而坐,当有人在四人都不带口罩的场合咳嗽时,飞沫会大量落在坐于他对面人的身上。
咳嗽产生的飞沫,最远可以传播6米,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可达8米;这些唾液飞沫在空气中最多可停留10分钟,但具体悬浮时间会受到风速、光照等影响。
在室内人多聚集的地方,飞沫产生数量会大大增加,并且每个人大喊大叫所产生的气流,会给前排的人带来更大的风险。
在新冠病毒的传播中,飞沫传播最为关键,而挡住飞沫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口罩。正确佩戴口罩不仅能降低感染风险,还能防止我们把病毒传给别人。
此外,研究人员强调,戴口罩可以抑制七到八成的病毒飞溅,一定程度上降低气溶胶感染风险;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和通风也很有必要。计算机显示,与60%或更高的空气湿度水平相比,在空气湿度低于30%的情况下,感染者释放的气溶胶颗粒数量会增加一倍以上。
附:选戴口罩的几个技巧
戴口罩已成为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但并非所有口罩都能够阻隔病毒飞沫。所以在挑选和佩戴口罩时,不妨参考以下个小技巧,帮助自己更好地做好防护工作。
(1)根据我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能有效防护疫情的口罩可分为4种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执行标准码:yy/t 0969 2013
可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喷溅物,或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粉尘等,适用于一般卫生护理活动,也可用于公共场合的防护。
执行标准码:yy0469 2011
一般用于医疗门诊、实验室、手术室等高要求环境,为医护人员工作时所佩戴,也可用于防控各种呼吸类传染病。
执行标准码:gb 2010
用于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小于5微米的感染因子或1米内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
包括n95(执行标准码也是:gb 2010)、kn95、ds2d等型号,这类防护口罩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抵抗得住95%以上的微尘、细菌、病毒等,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因此,建议选择和佩戴标识齐全、外包装须标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及执行标准码等信息的口罩产品。
(2)“超期服役”会使口罩的防护效能大大降低,遇到这6种情况应及时更换口罩
一般佩戴超4小时就应更换,最长不超过8小时
外出就医或与阳性患者接触后
佩戴时呼吸阻力明显增加
口罩与面部无法完全密合
口罩受污染(如沾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
外出时,可在包里提前准备好3个以上的口罩,防止突发情况以备及时更换。
阳康”后回家过年,会传染家里老人孩子吗?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朱珊表示,首先你要确保自己是不是真的“阳康”了,可以观察自己的症状是否好转,比如头不疼了、嗓子不疼了、呼吸顺畅了,体温保持正常在三天以上,睡得好吃得好。另外,连续两天核酸检测阴性,或者连续三天自测抗原阴性,满足这些条件,传染性就会非常低了。
如果实在担心传染给家乡的亲人,可以在不适的症状消失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返乡。返乡以后,看望老人还是需要格外小心,尽量避免和老人等脆弱人群接触。
如何防止家里老人发展为重症?
第一是血氧饱和度,有条件的话可以用血氧仪进行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5%要引起警惕,一旦低于93%应立即就医。如果没有血氧仪,可以密切关注老人的呼吸状态,比如有没有呼吸频率加快(每分钟呼吸频率≥30次)、呼吸费力、气促、说话断断续续、嘴唇发紫等情况,也要警惕起来。
第二是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7.3°c,优先考虑可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的方式,如果超过了38.5°c,要咨询医生使用退烧药。如果用了退烧药以后,半个小时还没有明显退烧,这个更要警惕,应及时就医。
第三是老人的身体状态,能吃能喝,精神不错,这样是最好的。如果出现痰多、腹泻、吃不下、躺着不爱动,那么也要警惕。
第四是如果老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那么血压、血糖的水平也需要定期监测,比如较日常水平波动很大,那么也要警惕,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孩子“阳过”后应注意些什么?
本文综合来自人民日报、中国妇幼健康,具体检查或诊疗还请遵循医生指导。
发表观点(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