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热点  > 

这一次,基金是真滞销了

  • 浏览3455次
  • www.lenqiu.com
  • 评论19条
  • 导读基金又“滞销了,基金~基金又“滞销了,据中国经济网2023年05月26日最新关于这一次,基金是真滞销了的报道,统计数据显示,以认购起始日计算,3月以来新发行的基金共有69只,合计发行规模为948.07亿元,平均规模13.74亿元羊城晚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

    原创 韭菲特 韭圈儿

    这一次,基金是真滞销了_第1张

    旁友,基金要伐基金?

    这一次,基金真的滞销了!

    part.1 冰点来了

    今年1月的发行量降至“冰点”。

    从wind上看到,全市场185只公募基金合计发行份额929.46亿元,和去年12月的1877.82亿元相比,直接腰斩。

    二月份更是凄惨,行情不好、人气不佳叠加春节假期,到现在只发了24亿份。

    这一次,基金是真滞销了_第2张

    照这个趋势能不能破百亿都要画个问号。

    如果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这一指标,更是掉进了冰窟窿。

    今年1月,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仅有5.02亿份,创下自2018年11月以来新低。2月份到现在仅有1.85亿份。

    要知道,被称为钻石底的2018年10月,上证指数创下2449点,当月新基金平均发行份额都有4.74亿份。

    能成立已经算不错了,还有30多只基金延长募集期,3只基金已经募集失败。

    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低,主要在于大部分基金募集远远不及预期,而且这些已经是去年很能打的基金经理了,不乏顶流明星。

    一位基金公司销售朋友吐苦水,他们的顶流基金经理(今年回撤前是各维度排行top3级别),全国卖了几天只卖了几百万。

    上面这些基金经理的业绩普遍都不错,如袁维德深受机构投资者认可,唐晓斌、韩创凭借业绩规模都突破了百亿,陆彬是2020年股基冠军,还有长跑冠军杜猛、李巍、冯明远、李晓星等。

    这一次,基金是真滞销了_第3张

    就拿李晓星举例,近三年业绩都很拿得出手,去年银行心怡也有近40%的收益。

    但即使这样的业绩,他发行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实际“只”募集了21.91亿元,相比平均已经很亮眼了。

    仅仅因为发行时机的不一致,同一基金经理发行的新基金,一只募集规模超过百亿、提前结束募集,一只仅募集了20亿左右。

    只能说,大家真的怕了。

    但逆向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说过: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

    每次新基金发行见底时,往往后续孕育着不错的行情。

    part.2 买点近了

    从历史数据来看,基金发行受阻并不意味着基金的配置价值也同步降低,相反,这个时候正是布局的好时机。

    银华基金有个统计比较有意思,它历数了基金史上的“冰河时期”。

    我们以基金发行份额最少的月份作为基金的发行“冰河期”,近10年的基金发行“冰河期”如下。

    如果我们每次都在发行“冰河期”买入基金,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作为测算指标,模拟测算在历史上10个基金发行“寒冬”当月首个交易日,并持有一定时间。

    在10个基金发行的“冰河期”,买入基金并持有1年以上,有7个时间段均为正收益,即盈利概率为70%;

    买入并持有3年以上,盈利概率则提高至87.5%;

    当买入并持有至今,正收益概率则为100%,并且买入持有至今的年化收益率均超过12%。

    2018年8月是当年的发行“冰河期”,而新基金有3个月的建仓期,正好对应2018年10月的大底。

    从结果来看,2018年的三季度正是钻石底,当上证指数创下的低点2449点,接下来的牛市从这里起步。

    当时买入基金持有3年收益110.82%,持有至2021年年末,年化收益25.538%。

    由此可见,在基金发行“冰河期”选择入场布局并长期持有,最终很有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

    part.3 这次真的慌

    再来看看我们的情绪指标——恐贪指数。

    每次市场急速下跌,把投资者的信心也都打到了地板。

    开年以来,1月28日沪深300以大阴线收盘,对应的恐惧贪婪指数为10.19。

    虽然指数目前又回到了中立状态,但上周四只有15,处于恐惧状态。

    信心一时半会儿没法恢复,还需要更多的大阳线。

    这次,大家内心也真的慌。

    基金行业一直有“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的说法。

    对于基金老司机来说,慢慢都将基金的发行规模视为一个逆向操作的情绪指标。

    这就像二三十年前证券营业部外的自行车数量,行情快见顶的时候,自行车都停满,基金卖爆;而行情萧条时,自行车稀稀拉拉,基金也同样滞销了。

    我们常致敬最美逆行者,在投资这条路上,你也要当一位逆行者,为自己负重前行。

    不要在谷底时转身而去,也不要在顶峰时慕名而来。

    壹亿傷心淚水滴落
    |▍、那片天空
    养老基金,打死我也不买!还不如自己给自己赚养老钱!
    回答于 2023-05-26 23:45:25
    82
    蹲街~看美女
    我买基金,但不买三年封闭期的基金,谁知道三年后那基金会怎么样?何况,那些基金经理并不是高手,主要是债券经理,不是股票经理。
    回答于 2023-05-26 23:22:43
    91
    :)飛馬、攬月
    看起来小编还是上海的一家新闻媒体,养老基金的滞销并非是你总结的那两个原因,而是基金管理人失去了信誉,从过往的经验看,管理人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胡作非为,亏的一塌糊涂,他们把基金的信誉彻底败坏了。有谁还能相信他们! 就像你们媒体一样,如果不找准问题真正的原因而乱七八糟的胡写,读者一样会抛弃你们的。
    回答于 2023-05-26 22:46:42
    85
    小手冫水冫京
    想当年人寿保险嘿嘿人寿有进无出,活着只有交钱的份,现在换花样了
    回答于 2023-05-26 21:14:54
    80
    四块五的吒男
    有钱不知道自己花,还给别人花,完了别人还收你手续费,你说傻不傻?
    回答于 2023-05-26 21:13:21
    26
    蜡笔小新i
    敢不敢保本+保同期银行利息,不赚钱不收任何费用?(赚的钱三七开都行!)
    回答于 2023-05-26 21:11:23
    77
    那年我们还小
    所谓养老基金,同其它公募基金差不多,收益差一大截,能改变些方案和策略吗?让我们投资者感到实惠和盈利吗?
    回答于 2023-05-26 20:59:10
    26
    喉咙满是玻璃
    反正老是听到各种基金基本形势都不乐观,包括社保,医保
    回答于 2023-05-26 20:51:32
    33
    ζ自醉自演
    养老基金收益太低,不如买债券
    回答于 2023-05-26 20:30:33
    44
    ╰★BigBossづ
    基金公司光想拿大家的钱赚钱,收手续费,不为基民考虑,韭菜割的都怕了
    回答于 2023-05-26 15:47:31
    31
    HHongJie
    还早,等题材股和去年热门股再下跌20-30%再进
    回答于 2023-05-26 12:23:31
    35
    喜欢问路的人
    除规模迷你外,中金基金旗下大部分产品的收益率也表现平平”
    回答于 2023-05-26 12:09:05
    36
    倾う一世红装的素颜
    基金公司光想拿大家的钱赚钱,收手续费,不为基民考虑,韭菜割的都怕了
    回答于 2023-05-26 11:47:47
    37
    醉生痴月
    对于上述两只产品募集失败的具体原因,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中金基金,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相关回复”
    回答于 2023-05-26 11:18:18
    31
    紫月玉儿
    笔记:这就是基金行业的好做不好卖,好卖不好做的诅咒。之前分析过,反而是加仓的时候。
    回答于 2023-05-26 10:33:23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