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票、普票与无票之间的报价差异(报价税率不一样如何比价)
导读报价税率不一样如何比价~ 公司采购某项商品时,根据供方的纳税性质和特点不同,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获取进项发票。这样一来,公司就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根据发票的换算,选择更划算的公司报价。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如果选择乙供应商,甲公司可以抵扣增值税...
在以票控税,以票控成本趋势下,没有对税率和业务的筹划,会对现金流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采购某项商品时,根据供方的纳税性质和特点不同,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获取进项发票。这样一来,公司就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根据发票的换算,选择更划算的公司报价。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甲公司是一般纳税人,采购一项商品。乙供应商是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13%税率增值税专用发票,报价113元(含税价);丙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且丙为了享受税收优惠,只愿意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报价100元(含税价)。假定甲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是5%。从财务角度考虑,乙、丙公司哪家的报价更划算?
如果选择乙供应商,甲公司可以抵扣增值税、城建税及教育附加共14.56元,税后金额为 98.44元;如果选择丙供应商开具的普票100元,则不能抵扣增值税。因此,选择乙公司更划算。
1.专票vs普票:影响增值税抵扣以及增值税所带来的城建税及教育附加
当增值税专票可以抵扣时,一方面可以抵扣增值税13元,同时也可以少交城建税及教育附加13×12%=1.56元,税前利润扣除可抵扣的税额后,税后利润为113-13-1.56=98.44元;如果选择开具普票100元,要想达到和专票一样的利润,开具普票的报价应该是100-1.56=98.44元。
所以,专票报价113元和普票报价98.44元是一致的。即专票与普票的转换比率为113 : 98.44=1 : 0.871=1.148 : 1。
2.专票vs无票:影响增值税抵扣以及增值税所带来的城建税及教育附加、企业所得税
当113元的增值税专票变成无票时,可抵扣的税额为零。因此,公司会增加增值税13元,增加城建税及教育附加13×12%=1.56元,同时还会增加企业所得税(100-1.56)x25%=24.61元。这样的话,本来可抵扣的税额13+1.56+24.61=39.17元会被计入成本,即无票的报价应该扣除不可抵扣的税额,即113-39.17=73.83元。
所以,专票报价113元和无票报价73.83元是一致的。即专票与无票的转换比率为113 : 73.83=1 : 0.653=1.531 : 1。
3.普票vs无票:影响企业所得税费用
假定甲公司有100万收入,50万成本,如果50万的成本可以扣除,那么税前利润,即报价是50万,扣除所得税费用50x25%=12.5万,税后利润是37.5万;当普票变成无票时,50万的成本不能税前扣除,所得税就变成了100x25%=25万,从而,税后利润只有25万,要想实现37.5万的税后利润,就需要倒挤成本100-25-37.5=37.5万,即无票的报价应该是37.5万元。
所以,普票报价50万和无票报价37.5万是一致的。即普票与无票的转换比率为50 : 37.5= 1 : 0.75=1.333 : 1。
考虑到企业的进项,供应商开具专票的增值税税率是不一样的,可能一家公司开13%的专票,一家公司开1%的专票,那如何比较报价呢?
可以将表中的0.871和0.989这两个数字进行对比换算即可。例如,9%的专票供应商报价 100,换算成1%专票,就将0.908和0.989换算,即0.908÷0.989=0.918,即3%专票报价100与1%专票报价91.8是一致的。
(注:以下的增值税税率是指采购进项的税率)
专票vs普票,专票vs无票,普票vs无票:
增值税率 | 所得税率 | 专票vs普票 | 专票vs无票 | 普票vs无票 |
13% | 25% | 0.871 | 0.653 | 0.750 |
9% | 25% | 0.908 | 0.681 | 0.750 |
6% | 25% | 0.937 | 0.702 | 0.750 |
1% | 25% | 0.989 | 0.742 | 0.750 |
13% | 15% | 0.871 | 0.740 | 0.850 |
9% | 15% | 0.908 | 0.771 | 0.850 |
6% | 15% | 0.937 | 0.796 | 0.850 |
1% | 15% | 0.989 | 0.841 | 0.850 |
13% | 10% | 0.871 | 0.784 | 0.900 |
9% | 10% | 0.908 | 0.817 | 0.900 |
6% | 10% | 0.937 | 0.843 | 0.900 |
1% | 10% | 0.989 | 0.890 | 0.900 |
13% | 2.5% | 0.871 | 0.849 | 0.075 |
9% | 2.5% | 0.908 | 0.885 | 0.075 |
6% | 2.5% | 0.937 | 0.913 | 0.075 |
1% | 2.5% | 0.989 | 0.964 | 0.075 |
普票vs专票,无票vs专票,无票vs普票:
增值税率 | 所得税率 | 普票vs专票 | 无票vs专票 | 无票vs普票 |
13% | 25% | 1.148 | 1.531 | 1.333 |
9% | 25% | 1.102 | 1.469 | 1.333 |
6% | 25% | 1.068 | 1.424 | 1.333 |
1% | 25% | 1.011 | 1.348 | 1.333 |
13% | 15% | 1.148 | 1.350 | 1.176 |
9% | 15% | 1.102 | 1.296 | 1.176 |
6% | 15% | 1.068 | 1.256 | 1.176 |
1% | 15% | 1.011 | 1.189 | 1.176 |
13% | 10% | 1.148 | 1.275 | 1.111 |
9% | 10% | 1.102 | 1.224 | 1.111 |
6% | 10% | 1.068 | 1.186 | 1.111 |
1% | 10% | 1.011 | 1.124 | 1.111 |
13% | 2.5% | 1.148 | 1.178 | 13.333 |
9% | 2.5% | 1.102 | 1.130 | 13.333 |
6% | 2.5% | 1.068 | 1.095 | 13.333 |
1% | 2.5% | 1.011 | 1.037 | 13.333 |
原创:邢可心
采购必备财务知识:如何读懂供应商的报价单?
大家都知道审查供应商的报价单是采购最基本的工作。
但是很多采购没有基本的财务知识,不懂报价单的构成。
只是在总价的基础上往下谈几个点的降价,体现不出采购的专业性。
小姜结合财务知识和实战经验,给大家讲讲如何读懂供应商的报价单。
完整的报价单包含以下六部分:
1)原材料的价格和用量:
“原材料费是产品生产中直接发生并伴随该产品产量的增减而发生比例变动的有关材料费用。如形成产品主要部分的原材料、构成产品实体的零部件等。”
原材料的费用往往占价格的主要比例,有可能高达80%,是采购审查的重点。
供应商在这块的报价往往看上去“公平合理”,其实暗藏玄机。
比如: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购买钢板时,采购需要知道钢板的厂家。
同样是牌号304的不锈钢板,宝钢的耐久性和一致性要比普通钢厂好很多,价格也要贵一些。
如果采购不明确厂家,供应商自然会用好钢厂的价格报价,然后从普通钢厂采购,赚取额外利润。
再比如:
在购买铜板时,供应商在用料上很可能是按照上差的尺寸报给采购,实际上是按照下差裁板,从节省下来的原料费里赚取利润。
还有一种情况,
是供应商报给采购的材料费低于合理水平,这时采购不要“闷声发大财”。请立即询问供应商是否计算错了或者打算以次充好,避免供应商在拿到项目后强行涨价。
所以采购要把原材料相关所有信息搞懂,跟供应商约定清楚,避免将来扯皮。
2)人工费或工时费:
“人工费,是指列入概算定额的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和附属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包括:生产工人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生产工人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以及劳动保护费。”
因为各地方的工人收入往往比较透明,2019年大约在4500-5000元每人每月,再计算每个工人每个月能完成多少产品,就能计算出每个产品的人工费。
在一些加工类企业,供应商会把人工费折算到小时,就是工时费的概念。
但是随着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工时费,其中会包含利润。这一块采购按照行业水平把控即可。
3)包装运输费:
“顾名思义,就指供应商包装产品和把产品运送到客户指定收货地的费用。”
一般占到报价的3-8%。
很多采购在审到包装运输费时,由于不了解细节,容易把这块一带而过。所以供应商在报价时,非常喜欢把利润藏在这里。
这就需要采购搞清楚部件的包装形式。
如果是循环包装,要根据产品周期的预测总数,将循环包装的投资费用分摊到每个产品上;如果是一次性包装,要研究哪种材料和哪种形式性价比最高,避免浪费。
对于运输,不同的形式会对应不同的费用和风险。
比如有些大外企喜欢用德莎、DB、伊藤忠这种国际大物流公司,而且不会因为客户要求而变更,那么他的物流费就会比直接货栈发运贵一倍甚至更多。所以采购在看到运费的同时要了解供应商的物流组织形式,对价格水平做出正确判断。
4)管理费:
“管理费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绿化费、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
管理费一般占到报价的5%-20%,是采购难以直接评判的费用,不乏有利润藏在里面。
采购只能靠行业的经验值来作判断管理费率的合理性。
比如
电子行业的管理费率可能在5-8%。
机加工行业的管理费率可能在8%-10%。
如果低于这个比率,供应商经营有问题;如果过高,就是藏利润了。
5) 毛利:
“毛利是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售价)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若毛利不足以补偿流通费用和税金,企业就会发生亏损。”
聪明的供应商在报价时,往往把毛利率写得很低,甚至是0%毛利,以防止采购砍价。
但是有经验的采购在看到很低的毛利率时,会知道供应商一定是把利润藏在其他科目里了,反而会深挖。所以毛利怎么报合理,供应商一定要想好。
这里要考虑到一个毛利率跟账期的折算问题。
比如采购给供应商的账期是90天,而银行给供应商一年的长期借款利率是8%。那么,供应商在考虑毛利率时,要结合自己的资金成本,追加2%(8%/4),否则就白干了。反过来,采购需要根据账期折算一下供应商的真实毛利,衡量其合理性。
6)税率
小姜在跟很多采购的沟通中发现很多人真的不懂增值税。
在这里普及一下,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说白了,如果供应商的经营活动是盈利的,它支付给供应商的增值税可以从自己销售的产品所交的增值税中得到抵扣,最终只是缴纳了产品增值部分的增值税。
如果还是晕菜,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审核报价时忽略掉增值税。
增值税会占用自己公司的现金流,仅此而已。
除了以上的主要六点,采购还要掌握以下七点的要点,把握好尺度。
1)报价有效期
在有效期内锁定原材料价格。
2)最小起订量
太小会导致价格超预算;太大会导致库存过多。
3)交期
太短物流费用增加;太长供应链无弹性。
4)质保期
质保期内出现问题如何处理。
5)售后服务
供应商的反应时间和问题解决能力如何。
6)保险
火灾、运输、财产、批量召回都可以上保险。
7)汇率
约定上浮或下调的启动条件。一般为5%的幅度开启调价。
小姜真心希望采购都具备最基本的财务知识,读懂供应商的报价单,圆满完成报价和比价工作。
作者:姜珏
:采购实战家专栏
采购必备财务知识:如何读懂供应商的报价单?

大家都知道审查供应商的报价单是采购最基本的工作。
但是很多采购没有基本的财务知识,不懂报价单的构成。
只是在总价的基础上往下谈几个点的降价,体现不出采购的专业性。
小姜结合财务知识和实战经验,给大家讲讲如何读懂供应商的报价单。
完整的报价单包含以下六部分:
1)原材料的价格和用量:

“原材料费是产品生产中直接发生并伴随该产品产量的增减而发生比例变动的有关材料费用。如形成产品主要部分的原材料、构成产品实体的零部件等。”
原材料的费用往往占价格的主要比例,有可能高达80%,是采购审查的重点。
供应商在这块的报价往往看上去“公平合理”,其实暗藏玄机。
比如: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购买钢板时,采购需要知道钢板的厂家。
同样是牌号304的不锈钢板,宝钢的耐久性和一致性要比普通钢厂好很多,价格也要贵一些。
如果采购不明确厂家,供应商自然会用好钢厂的价格报价,然后从普通钢厂采购,赚取额外利润。
再比如:
在购买铜板时,供应商在用料上很可能是按照上差的尺寸报给采购,实际上是按照下差裁板,从节省下来的原料费里赚取利润。
还有一种情况,
是供应商报给采购的材料费低于合理水平,这时采购不要“闷声发大财”。请立即询问供应商是否计算错了或者打算以次充好,避免供应商在拿到项目后强行涨价。
所以采购要把原材料相关所有信息搞懂,跟供应商约定清楚,避免将来扯皮。
2)人工费或工时费:

“人工费,是指列入概算定额的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和附属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包括:生产工人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生产工人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以及劳动保护费。”
因为各地方的工人收入往往比较透明,2019年大约在4500-5000元每人每月,再计算每个工人每个月能完成多少产品,就能计算出每个产品的人工费。
在一些加工类企业,供应商会把人工费折算到小时,就是工时费的概念。
但是随着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工时费,其中会包含利润。这一块采购按照行业水平把控即可。
3)包装运输费:

“顾名思义,就指供应商包装产品和把产品运送到客户指定收货地的费用。”
一般占到报价的3-8%。
很多采购在审到包装运输费时,由于不了解细节,容易把这块一带而过。所以供应商在报价时,非常喜欢把利润藏在这里。
这就需要采购搞清楚部件的包装形式。
如果是循环包装,要根据产品周期的预测总数,将循环包装的投资费用分摊到每个产品上;如果是一次性包装,要研究哪种材料和哪种形式性价比最高,避免浪费。
对于运输,不同的形式会对应不同的费用和风险。
比如有些大外企喜欢用德莎、DB、伊藤忠这种国际大物流公司,而且不会因为客户要求而变更,那么他的物流费就会比直接货栈发运贵一倍甚至更多。所以采购在看到运费的同时要了解供应商的物流组织形式,对价格水平做出正确判断。
4)管理费:

“管理费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绿化费、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
管理费一般占到报价的5%-20%,是采购难以直接评判的费用,不乏有利润藏在里面。
采购只能靠行业的经验值来作判断管理费率的合理性。
比如
电子行业的管理费率可能在5-8%。
机加工行业的管理费率可能在8%-10%。
如果低于这个比率,供应商经营有问题;如果过高,就是藏利润了。
5) 毛利:
“毛利是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售价)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若毛利不足以补偿流通费用和税金,企业就会发生亏损。”
聪明的供应商在报价时,往往把毛利率写得很低,甚至是0%毛利,以防止采购砍价。
但是有经验的采购在看到很低的毛利率时,会知道供应商一定是把利润藏在其他科目里了,反而会深挖。所以毛利怎么报合理,供应商一定要想好。
这里要考虑到一个毛利率跟账期的折算问题。
比如采购给供应商的账期是90天,而银行给供应商一年的长期借款利率是8%。那么,供应商在考虑毛利率时,要结合自己的资金成本,追加2%(8%/4),否则就白干了。反过来,采购需要根据账期折算一下供应商的真实毛利,衡量其合理性。
6)税率

小姜在跟很多采购的沟通中发现很多人真的不懂增值税。
在这里普及一下,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说白了,如果供应商的经营活动是盈利的,它支付给供应商的增值税可以从自己销售的产品所交的增值税中得到抵扣,最终只是缴纳了产品增值部分的增值税。
如果还是晕菜,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审核报价时忽略掉增值税。
增值税会占用自己公司的现金流,仅此而已。
除了以上的主要六点,采购还要掌握以下七点的要点,把握好尺度。
1)报价有效期
在有效期内锁定原材料价格。
2)最小起订量
太小会导致价格超预算;太大会导致库存过多。
3)交期
太短物流费用增加;太长供应链无弹性。
4)质保期
质保期内出现问题如何处理。
5)售后服务
供应商的反应时间和问题解决能力如何。
6)保险
火灾、运输、财产、批量召回都可以上保险。
7)汇率
约定上浮或下调的启动条件。一般为5%的幅度开启调价。
小姜真心希望采购都具备最基本的财务知识,读懂供应商的报价单,圆满完成报价和比价工作。
作者:采购小姜
:采购小姜
更多优质文章:宫迅伟采购频道(ID:gxw975582821)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