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味发现  > 

qq发文件怎么发送不出去,QQ 崩了:网友反馈文件收发失败

  • 浏览7158次
  • www.lenqiu.com
  • 评论0条
  • 导读qq发文件怎么发送不出去~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不少网友反映 QQ 私聊收发文件不正常,提示服务器拒绝请求,群发、传输小容量 zip 压缩文档、手机 QQ、macQQ 等在部分情况下正常。此外还有网友反映,QQ 在今天凌晨还出现了无法发送消息的问题,会出现...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不少网友反映 QQ 私聊收发文件不正常,提示服务器拒绝请求,群发、传输小容量 zip 压缩文档、手机 QQ、macQQ 等在部分情况下正常。

    此外还有网友反映,QQ 在今天凌晨还出现了无法发送消息的问题,会出现红色感叹号。

    QQ 崩了:网友反馈文件收发失败

    截稿前,“QQ 崩了”也登上热搜,目前腾讯 QQ 官方尚未给出回应。IT之家了解到,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QQ 移动端月活跃账户数 5.638 亿。

    QQ 崩了:网友反馈文件收发失败

    QQ 崩了:网友反馈文件收发失败

    公司文件经常需要外发给客户,如何保证外发文件的安全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安全对于企业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经常会需要与外部的客户、上下游合作伙伴发送文件,在文件外发过程中,如何确保文件的安全性?

    公司文件经常需要外发给客户,如何保证外发文件的安全性?

    很多企业会选择一些比较传统外发方式,比如以下几种:

    1、邮件。这是比较普遍的外发方式,不过用邮件方式进行发送时,一方面会存在大附件的发送问题,比如几个G的文件就发送不了;另一方面,安全性也难以保障,外发的文件是否合规、外发出去的文件被随意转发等。

    2、即时聊天工具。比如、QQ、钉钉等,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便捷,但是文件被随意发送,缺乏管控,难以确保是否存在敏感信息,也没有任何的记录可以追溯。

    3、FTP。这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传输方式,不过也是存在一样的问题,难以实现管控,无法保障文件是否合规,而且传输大文件时,速度慢、传输中断、文件丢失等情况频发。

    所以,以上这些传统的文件传输方式,都不能满足当下企业的外发安全要求。企业需要类似于《Ftrans Express文件安全收发系统》这样的专业外发平台,究竟有多专业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一些主要功能特色:

    1、外发前审批,确保文件安全合规

    支持多级、多人审批,会签、或签,确保文件外发安全合规。可基于文件属性、收发件人特征等条件,自定义自动发起文件审批流程。可与外部审批系统集成(OA、BPM),实现文件外发和审批一体化。支持邮件审批、移动审批、企业审批,让审批操作更便捷。

    2、传输日志记录,便于随时审计追溯

    文件包创建、发送、审批、访问、等,均有记录以备审计。根据完整的日志记录,形成报表,便于灵活查询。不仅可以审计操作记录,还能审计原始文件。

    3、多种安全管控策略,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系统内置防病毒引擎,自动防病毒检查,防止病毒扩散。支持内容安全审查,可根据识别结果自动阻断或转为人工审核,防范各类内容风险。传输过程加密,防止链路嗅探。

    4、支持大体量文件传输,提升传输效率

    系统内置高性能传输协议,带宽利用率可达80%以上,极大提升业务时效性。支持断点续传、自动重传、完整性,100%保证文件正确性。

    5、收发一体模式,便捷快速收集文件

    不仅可以安全外发文件,还支持收集文件,通过收集链接功能,可安全、便捷地随时收集外部客户的文件,不限文件大小。

    综上,《Ftrans Express文件安全收发系统》使企业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内,自动化地完成文件发送、内容安全检查、审核审批、消息通知、文件提取、归档销毁、历史审计的完整业务过程,确实是文件安全外发的理想方案。

    您可以搜索“飞驰云联”,了解更多《Ftrans Express文件安全收发系统》的相关信息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说起QQ的发展进程,小雷觉得有俩关键词可以准确形容:“伟大与牺牲”。


    QQ从传统互联网时期便扎根本土发展,以极其丰富的周边和便捷的聊天传输功能,俘获不少网友的芳心。


    聊天体验就不用多介绍了,该有的都有,甚至比还优越。


    比如死活不上的聊天记录云同步,早在多年前的QQ,得到完美呈现。


    即使QQ不小心丢失数据,那些重要的聊天记录还是能恢复如初。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QQ


    而且在“发送文件”等生产力场景上,QQ的可用性也比高得多,大文件随意传,限制颇少。


    反观嘛,早期就有着50MB文件传输限制。


    眼看用户吐槽声渐高,才逐渐放宽到100MB、200MB和1GB。


    行吧,1G又不是不能用。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


    不过QQ虽然功能优秀,但在推出后,还是不得不上演“爱的供养”,全方位给输血。


    比如早期的,有个【QQ离线消息】功能。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


    咱们可以通过这入口,直接在上查看QQ消息,甚至是回复好友。


    这波操作,就为了最大化减轻了用户迁移负担。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


    说白了啊,QQ当时把最核心的竞争力,都让渡给了。


    各种引流+资源扶持,再加上足够简洁好用,才有了如今的社交霸主+国民级数字生活平台。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百度


    此消彼长之下,网上时不时都会有人讨论:“QQ是不是要凉了?


    关于这事儿,小雷也特意观察过,QQ虽然不复巅峰,但有5亿多的月活用户量保底,日子还过得下去。


    而且最近QQ也官宣了一个重磅消息,桌面端要“彻底疯狂”,迎来史诗级重做。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QQ



    QQ重做了,但网友不乐意


    如果现在还有用QQ聊天办公的小伙伴,应该能感受到,QQ的Windows版界面显得很不和谐。


    这个“不和谐”体现在哪呢?


    我想,大概是对于信息的展示,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了。



    QQ已经二十多岁高龄,放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称得上是超长寿产品了。


    但这二十多年间,QQ桌面端的模样没啥变化,所有更新都是在原有的“竖栏”上加模块。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自制截


    所有功能都竖着放,让本来空间就不大的界面越来越拥挤。


    而且啊,QQ打开聊天或者其他功能板块的方式,真的很old school。


    比如去年新增的“频道”功能,在桌面端打开,就是一个新的独立界面。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还有很多功能都因为主界面空间不足,只能创建独立窗口来使用。


    反馈到日常使用中,就是各个界面占满屏幕,搞得桌面乱七八糟。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反观自家兄弟,界面是相当地现代化,也符合操作逻辑。


    虽然信息展示同样分为三大块,但很显然,横向排版设计能展示更多信息。


    左边功能栏,中间人,右侧聊天窗口和功能展示,既美观,使用效率又高。


    咱们用桌面端软件,的不就是直观好上手嘛。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


    即使抛开不谈,作为QQ衍生版本的Tim,都早早地把界面进行重做。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Tim


    而QQ作为老大哥,再不跟上桌面端的现代化步伐,就真的不礼貌了。


    当然,真要说起来,QQ是从去年开始,就有了重做桌面端的迹象。


    在2022年9月,MacQQ悄悄推送船新版本。


    这版本采用了现代化界面设计,相应的,底层框架也经过了重构。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QQ


    而在MacQQ全面公测没多久,Linux版QQ也故技重施,用同样的框架重做了一版。


    我超,Linux版?!


    以前的Linux QQ有多难用,相信体验过的小伙伴都感同身受。


    这玩意基本就是个wine兼容套壳版,占资源非常大,还容易崩溃闪退。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优麒麟


    如今经过重做的Linux原生版QQ终于出炉,让Linux感动流涕。


    对了,根据官方的消息,Windows版也会采用统一的架构来重做。


    理论上来说,三端架构统一是好处多多的。


    既利于同步更新,让各个系统用户快速体验到新功能,开发团队还省事儿,少掉几根头发。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但从用户们的反馈来看,大家对QQ采用的新框架,充斥着反对和不满。


    QQ居然放着React Native、Flutter、Tauri这些跨平台框架不用。


    转而用上了广受吐槽的Electron...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QQ


    那么,这个Electron框架是啥玩意儿,为啥用户们都不喜欢呢?


    关于这个,咱们得从谷歌家的Chrome说起。


    Chrome作为目前市占率最高,且拓展性最强的浏览器,相信不少小伙伴都用过。


    而Chrome的代码又是开源的,这就意味着,它能被程序员大佬们进行魔改利用。


    So,包含了Chrome内核的Electron框架,很快就诞生了。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维基百科


    而基于Electron开发的桌面端应用,大概能分为三大部分。


    Chromium内核+NodeJS后端+几个原生API,就能凑成一个能在桌面端运行的Web应用。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github.io


    再说直白点,用Electron写出来的软件,和Chrome浏览器套壳没啥区别。


    只要你懂点前端技术,就可以用Electron打包网页版,让它成为独立的桌面级应用。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回到用Electron重做的QQ,道理是相通的。


    反正底层都是Chrome,那开发团队只要把前端界面做得好看点,让用户看不出来是网页套壳,不就完事儿了?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如果大伙还是觉得有点绕,那小雷做个究极省流版总结:


    所有用Electron写的桌面端应用,在打开后都是一个浏览器,本质上都是Chrome套壳。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Github


    这么做的好处是有很多。


    对于开发者来说,代码成本很低,毕竟内核还是网页嘛,自带跨系统特性,把前端界面做好就完事儿。


    对于企业来说,用electron框架来做软件,收益就更明显了,连后端程序员都省了...


    可是,这么做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说实话,大部分代价,都是Chrome带来的。


    Chrome的缺点是什么?内存占用大啊!


    开一个Chrome浏览器,就能吃掉1G以上内存了。


    那要是再开几个基于Electron开发的软件,那场面我不敢想...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就拿用Electron打包的网易云音乐来说,我刚打开这软件,它就吃了我200多M内存。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包括国民级软件迅雷,也是用Electron重做过的。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我刚启动迅雷,便失去了500M内存。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对用户来说,虽然Electron可以写出极其美观的界面,但却换来臃肿的内存占用。


    所以大伙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很多用户都抵触QQ用Electron来重做各个系统的桌面端了叭。


    这玩意儿对小内存电脑电脑极其不友好,开两个凑合能用,开五个卡顿迟滞。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百度


    用Electron重做,啥?


    那么问题来了,QQ的开发团队肯定也了解Electron缺点,那为什么还要头铁呢?


    从内部开发人员的知乎回答来看,咱们能挖出点线索来。


    首先,现有的Windows、Mac和Linux版QQ,背后都有独立的开发团队,不利于统一更新迭代。


    基于这需求呢,QQ就决定用可以一套代码、多端运行的跨平台框架,来重做软件。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知乎@MagiLu


    至于为啥选Electron嘛,还是因为成本低。


    其他跨平台框架虽然性能好,但人力成本高啊。


    Electron就不一样了,不用考虑后端,那现有的Web前端程序员拉过来就能上手。


    不过这位老哥也提到,新版QQ并不是单纯的网页版QQ套壳,而是基于NT架构进行完整重写。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知乎@MagiLu


    由此带来的,就是内存占用不像其他Electron应用那么高。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源:知乎@MagiLu


    说白了,QQ还是考虑到了投入产出比。


    而此举的背后,或许反映了鹅厂目前降本增效的策略,和QQ战略地位的下降。


    u1s1,QQ现在算不上特别重点的大项目,真正的技术人才,或许都被调去做或者其他新项目了。


    目前只有Electron框架,能让QQ做到人员精简的情况下,保持跨系统快速更新迭代。


    当然,咱们也不用太灰心,这框架还是有优点的。


    至少它的跨平台属性,让Mac和Linux的软件生态得到了扩充。


    QQ彻底重做,十年来最大改变
    全球杰尼龟总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