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厌恶纳粹德国的军国主义政体?但你知道它的起源吗?(军国主义是什么意思)
导读军国主义是什么意思~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德国,而二战时期的德国人们往往称之为纳粹德国。在德国,纳粹一般是指纳粹党,全称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执政下的德国又被人们视为军国主义政权。军国主义是指将国家完全处于军事控制之中,使经济、政治、文...
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德国,而二战时期的德国人们往往称之为纳粹德国。在德国,纳粹一般是指纳粹党,全称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
纳粹党执政下的德国又被人们视为军国主义政权。

历史上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在二战时期,都可以称为军国主义政体,甚至就算是现在,网上还会时不时出现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消息。
人们不愿意看到军国主义再次出现,但各位知道军国主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

想要知道军国主义的起源,我们需要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在希腊,有两个著名,也是最强大的城邦,这两个城邦一个是雅典,而另外一个则是斯巴达。

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当代民主政治的基础,而斯巴达则可以说是军国主义政体的起源。
说到斯巴达,你可能会想起他们把体质虚弱的孩子溺死的残忍,可能会吐槽斯巴达对斯巴达人生活的严厉控制,更可能会吐槽斯巴达的独裁统治。

如果让你成为一个斯巴达人,你可能会感觉难以接受。
但你可能不知道,你吐槽的斯巴达,也曾经被人称为伟大。

你可能听说过马拉松战役,知道古希腊在希波战争中以少胜多捍卫了雅典的民主,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希腊和波斯的战争中,斯巴达曾经以三百战士在温泉关阻挡了成千上万的波斯士兵。
三百人阻挡成千上万的波斯士兵,这样的战争已经不能用以少胜多来评价,而是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会出现并非说斯巴达人是神,而是他们尊重甚至是崇拜作战勇猛的人,鄙视懦夫,这种民族精神让他们在战争中堪称战无不胜。

或许,在我们眼里,斯巴达跟纳粹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柏拉却曾经称赞公元前五世纪的斯巴达人,他说斯巴达人勇敢、善良、朴素。
此外,斯巴达的军国主义政体或许使得百姓的生活不自由,但它的政局却相当稳定,不像其他希腊城邦,动荡不安。

其实,斯巴达跟战国时期的秦国有相似之处,那时的秦国强调法治,动用严刑峻法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对于秦国来说,基本上同样是全民皆兵。
如果说二者之间有区别,那就是秦国官员不会强行溺死虚弱的婴儿吧。

可能现在的我们难以接受斯巴达的军国主义政体,但许多历史学者都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斯巴达和秦国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说,若没有斯巴达的军国主义政体,古希腊可能会早早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若没有秦国的严刑峻法,战国乱世的终结也可能会无限期延后。

在中国,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强盛和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在古希腊,斯巴达政体的奠基者据说是一个叫做莱库格斯的人,但实际上,古希腊不存在这个人,而存在同名的神,也正是如此,斯巴达的军国主义政体应该也是通过宪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在斯巴达的军国主义政体中,集体主义成为国家主旋律,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军营,个人则成为社会的螺丝钉,人们在一起吃饭,一起接受军事训练。

在斯巴达,人们不可能单独生活,而这又让他们团结起来,能够在战斗中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可以说,像斯巴达这样的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战争机器。
资料:《西方哲学简史》

日本军国主义的雏形
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有许多主观客观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第一个因素,独具特色旳天皇制。 经过20多年的明治维新,日本天皇在国家的权利地位已经是至高无上的。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也就是明治宪法,该宪法首先明确了天皇的权利跟地位是毋容置疑,至高无上的。 《明治宪法》基本都是围绕日本天皇的权力和地位的独特性来说的。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日本还通过宣传忠君思想来神化天皇。就感觉当时的日本就是一个传销国家,不管老人小孩就是一顿被洗脑,近乎疯狂。

一般人对生命执着、眷恋,武士道则持否定旳态度,认为只有死才是真诚的。要在心理上先战胜自已,才能去战胜别人。在日本人眼里,“武士道是对死的一种觉悟”,武士道的理想境界不是生存而是死亡,战死沙场或者自杀才是武士最理想的归宿。归根到底就是战死就是对天皇最大的尊敬和贡献。
第五个因素,兴办军事院校,培养对外侵略的精英人才。
日本人始终把对人的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为日本陆军培养了大批高级将领。日本陆军大学,是为了培养参谋军官专门成立的教育机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专门培养高级军官。海军大学,只招收海兵学校的毕业生,并且成绩排在前20%的人才有资格报考,军衔至少也要是大尉或少佐。

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加上日本对外不间断的侵略战争,使得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深化。
日本为何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请看他们的教科书在给孩子灌输什么
提起日本,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好印象,因为曾经受过这个国家对我民族的巨大伤害。而这个伤害和日本历史上的“军国主义”紧密,可是,上个世纪初的日本明治维新已经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与西方接龙,为何军国主义还会如此猖獗,甚至到了发动二战的地步?






虽然旧的等级已经消失,但是却形成了一批资产阶级化的“新武士”(士族),他们活跃在各领域,还成为了主要力量。比如,最著名的“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以及垄断日本政权近50年的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均为旧武士出身。而这些人极自然地成为推动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

经济当面,由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地税改革和士族授产等改革,使得农村的土地制度还保存着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农村成为了日本国内的另类殖民地,再加上日本国土面积小,所以经济改革很不彻底。于是,导致大批的新兴士族无法维持生计,开始对明治政府心生不满,而统治阶级就利用了这些心怀不满的农民和士族的情绪,将他们将情绪引向海外征战,使他们成为军国日本的基本社会力量。于是,日本开始对外疯狂扩张,踏上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同时也将日本民族引向灾难,成为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