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杂谈  > 

清代一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们多少钱(一两是多少克?)

  • 浏览6240次
  • www.lenqiu.com
  • 评论0条
  • 导读一两是多少克?~ 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我们无法完全来判断,只能从当时的购买力和现在的购买力来做一个综合的对比这样就可以了解个大概的情况,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根据以前的文献资料和影视剧里面的一些情况来分析。但是有一点比较不好说的是,以前的物品肯定比现在...

    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我们无法完全来判断,只能从当时的购买力和现在的购买力来做一个综合的对比这样就可以了解个大概的情况,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根据以前的文献资料和影视剧里面的一些情况来分析。但是有一点比较不好说的是,以前的物品肯定比现在的要贵些,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和现在的生产力不是一个等级,好比现在的一碗饭和以前的一碗饭虽然是同样的饭,但是产量和耕种的成本完全不一样,所以到后面的换算可能要多加一倍以上。对于一两银子,我们其实没有太多概念,我们时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一些达官显贵之人一顿饭吃了几十两银子,于是乎,我们便觉得一两银子没有太大的价值。其实,真相并不是这个样子,要知道,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远比我们之前认为的大。

    清代一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们多少钱

    古代的时候,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每个时期的一两,都不固定,算起来也相对比较复杂,秦朝和西汉的时候,一斤相当于258.24克,而一两等于16.14克,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斤相当于222.73克,而一两等于13.92克。唐代到清代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了,一斤等同于596.82克,而一两等于37.30克。

    清代一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们多少钱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然而说到清朝时期的货币也是以铜币为主,然后是银币或者银元。银子最有价值的情况下应当就是唐代了,据记述,贞观年间恰逢鼎盛,物质文化前所未有丰富多彩,一石谷物仅必须5文钱,而一两银子相当于1000文钱,换句话说一两银子可以选购200石谷物,依照如今的米价来测算,一两银子等同于4130元。来到清代,一两银子则只有选购两石稻米,大概188.8KG,按现如今的米价测算,才仅有人民币660.8元。清代一两白金大概是1000文铜币,那时候10文钱恰好买一升稻米,而一升就是目前的1.5斤,因而一两银子可以买150斤稻米,大约等同于如今的300元钱上下。那只是等量兑换来计算但这样是无法准确地兑换说值多少人民币,毕竟发展了200多年的历史,个认为一两因该相当于现在的几千这个样子比较合理。现在有的也有清朝的银锭但是一般都会做为收藏出手会比较高。

    清代一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们多少钱

    在清朝中后期,白银的重量单位主要包括“京平两”、“库平两”、“海关两”。“京平两”重35.1克,“库平两”重37.3克,“海关两”重37.8克。北京民间说一两银子,一般指京平两;北京官方说一两银子,一般指库平两;而上海人所说的一两银子,则指的是海关两。到后面我们一般见到比较多就是银币了什么库平一两,我们现在看到的清代大宗交易合同,上面对银两的类别和重量单位一般都规定得特别详细,如“京平足银二百二十五两整”、“库平纹银一千四百两整”、“关平九二银五千两整”。为什么要写这么详细?就是因为那时候的银子种类太多了,度量单位太不统一了。所以我们很难直接换算。

    古代一两银子在今天值多少钱?中国各朝代白银购买力有什么变化

    很多人都看过《射雕英雄传》吧?黄蓉缠着郭靖让他请客,结果一顿饭花了郭靖30两银子。30两银子多不多?可能我们很多人看的时候并没什么概念,但要细算起来,郭靖还真是有钱人;或者说,为让美女开心,他还真舍得花!

    古代一两银子在今天值多少钱?中国各朝代白银购买力有什么变化

    因为南宋年间的30两白银,差不多合今天3万多人民币!换做是你,你舍得吗?

    为什么白银这么值钱?古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怎么算的呢?

    我们下面来看一看。

    明清时期,一两约37克,以现在每克白银约4元左右的价格,明清时一两白银约值148元人民币。但这样单纯用银价来衡量银子的价值也不是很合理,因为古代科技远没有现在发达,白银的开采和冶炼比现在要困难得多。要搞清楚古代白银的价值,就要用购买力来衡量,而不是单纯地用银价作对比。

    古代一两银子在今天值多少钱?中国各朝代白银购买力有什么变化

    先说说宋朝吧。白银的普遍使用是从明朝开始,宋朝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铜钱。1000个铜钱为一贯,值1两银子。宋仁宗时期,一石米约六七百文钱,宋代一石约118.4斤,以今天普通大米每斤4元计算,宋朝一石米约473.6元。这样算下来,一枚铜钱折合人民币约0.7元,一两银子大概就是700元。

    北宋文学家孟元老写了一本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详细记载了北宋京城开封城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景。当时夜市有一种小吃叫“炒肺”,类似于今天北京街头大排档的卤煮或者羊杂汤,一份卖20文。我们现在吃一份卤煮大概15元,与宋代20文的价值差不多。

    古代一两银子在今天值多少钱?中国各朝代白银购买力有什么变化

    笔记小说《青琐高议》中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有人靠帮别人杀鸡赚钱,每杀一只鸡得钱10文。今天的市场上,杀一只鸡的价格也就是5~10元,和宋朝比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宋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是今天的七八百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还是比较真实的。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米价为一石0.5两。明朝一石约145斤,为今天的580元。由此可知,明朝一两银子能购买两石大米,相当于今天人民币1000元多一点。

    《金瓶梅》中记载,西门庆请了一个温姓秘书,工资每月三两银子。按前面算的数字,就是3000多元人民币。秀才相当于今天大学毕业生的学历,西门庆所在的阳谷县是一个小县城,现在小县城大学毕业后,工资水平确实是三四千的水平。因此,上面计算的数字还算靠谱。

    古代一两银子在今天值多少钱?中国各朝代白银购买力有什么变化

    清朝银价在不同时期变化很大。如乾隆年间的中等收入家庭,每年进账约32两白银。2019年,我国一户居民家庭的平均收入约30733元,如果清朝的32两银子与30733元人民币有相同购买力的话,那清朝一两银子约有96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可是,同样在乾隆年间,江西、湖广等地区的米价却非常低,一石米只值1.5~2两,清朝的度量衡与明朝大致相当,也是145斤,按米价来算,一两银子只合今天人民币约350元。

    不同的计算方式,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出入呢?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乾隆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远远落后于人口增加的速度,导致人多地少,粮价暴涨,多数农民处于贫困或半贫困状态。因此,乾隆时期虽有盛世之名,却是“饥饿的盛世”,农民的财富远不如今日,单纯以米价或者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白银的价值,势必有很大出入。

    古代一两银子在今天值多少钱?中国各朝代白银购买力有什么变化

    康熙年间,一石米值银0.7两,到乾隆时期涨了至少一倍以上,农民的购买力因此下降了一半,财富也有一半缩水,人均粮食占有量是秦始皇以来历代最低水平,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在这种情况下,一两银子等同于今天的350元的这个数字,符合乾隆时期的真实情况。

    我们来总结一下不同朝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宋朝一两白银合今天的700~800元,明朝合1000元,清朝合350~960元。

    另外,用米价来衡量购买力差距,只能得到一个大概数字,毕竟米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可能产生较大的变化,比如自然灾害、战争以及政策的变化等。加上古今收入水平贫富差距变化也非常大,同样物品在不同时期的价值,并不能完全用白银的购买力表现出来。

    古代一两银子在今天值多少钱?中国各朝代白银购买力有什么变化

    ​回到文首郭靖请客的话题。

    相信大家也都纳闷:郭靖一个穷小子,哪来那么多的现银谈恋爱?他不抢不偷又不是富二代,银子的来路确实不明,这或许是金庸老爷子没太在意的一个细节吧?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写在前面

    大学里带饭之风盛行,阿拉丁最近发现,以前的二两饭都吃不完,现在怎么三两都吃不饱呢?于是对这个食堂阿姨的打饭技术深表怀疑……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神奇的“两”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两”,作为中国特有的重量单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小时候经常看水浒,里面时常会出现“小二!二两牛肉”的画面。

    那么“两”这一神奇的存在,在今天这个公制的世界里到底代表着多少呢?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在如今,一两转换为公制是50克,而在旧行的市制中,一斤为十六两,那么一两大约就是31.25克。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精确归精确,标准归标准,在中国的餐饮行业里,“两”算是独立的存在。不同于标准的重量,而是一种“约定俗成”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比如,北方的包子铺,一两包子大概就是3个;江南的生煎,一两大概就是4个;而在饺子馆,一两就是5-6个……

    但是真的吃起来,你就会发现,甭管什么包子、饺子的,都和50克相差甚远。

    那么既然不是精确单位,为啥中国餐饮这么喜欢“两”这个计量单位呢?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餐饮里的“一两”到底是多少?

    据说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吃生煎,老板问他要几两,他掏出手机一查,一两才50克,于是要了10两。

    过了一会儿,老板慢慢的端上来40个生煎……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就像我们刚刚所说:一两包子大概就是3个,一两生煎大概就是4个;一两饺子就是5-6个

    虽然阿拉丁目前没有可以称重的工具可以做实验,但是阿拉丁对吃向来来者不拒,对自己的嘴颇为信任,于是就以自己的食量来大概估算这些“一两”到底是不是一两。

    首先是包子的一两,三个那么大的包子,绝对不止50克!吃完可撑死我了,这那里是一两,我看得有一斤!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然后生煎,这四个生煎有点多啊!这大早上,要撑死我!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行了行了,当我拿起饺子的时候,已经宣告实验结束了,这太多了,要是按标准一两=50克来计算,我只是吃了150克左右,这才哪跟哪啊,但是事实上我已经吃不下了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好了好了,这是一场失败而不严谨的实验。为了让我们更准确一点呢,阿拉丁还是借助度娘的力量,找到了别人的实验结果

    | 品种 | “一两” | 公制重量|


    | 包子 | 3个 | 189g |

    | 生煎 | 4个 | 201g |

    | 饺子 | 5个 | 130g |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愣是吃了一斤的东西啊!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两”从何而来

    既然餐饮中的“两”远远超过50克,那么为啥还要用它呢?

    实际上“两”这种计量单位,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古时候,肉是平常人家不容易吃到的,北方一般大户人家宴请宾客会使用肉包子,又不能太阔绰败家,也不能太寒酸,于是这包子越来越小、越来越精致,之后干脆做到极致:一两面包3个左右包子,渐渐约定俗成。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两其实指一两干粮,下馆子不仅得有钱,还得有粮票,而粮票的规定标准“两”就成了食物的重量。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尽管粮票早已取消,但是这种说和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食堂中的“两”

    学校食堂作为中国餐饮界的特殊存在,从一诞生就深受中国广大学子的“赞美”。

    以阿拉丁自己为例啊,以前在高中食堂吃饭,只会给阿姨说饭多点少点。到了大学,问我几两?嗯?

    几两呢?

    看着打吧……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后来慢慢的发现,食堂阿姨的一两就是一勺啊,我也无法考证他那个勺子有多大,反正在食堂二两饭管饱了。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其实普通生米煮熟的重量比大概是1:2.3,50克生米可以做成大概115克米饭,然后食堂阿姨手在抖三抖,差不多一勺还有90克,这就是为什么在食堂二两饭就可以吃的很饱的缘故。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至于为啥最近让同学带的饭都很少,或许是阿姨为了让一个盒子放得下,就少打了不少吧哈哈哈哈……

    其实学校食堂的量是非常充足的,党和国家给予了在校学生很大力度的补贴,即使学校外物价很贵但是学校食堂依旧物美价廉!


    学校食堂的“一两饭”、“二两饭”,你真的吃饱了吗?


    今天你学废了么?

    后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的习惯早已和现代的生活规律相融合,恐怕这才是我国经久不衰的文化根基吧。

    如果您喜欢作者,您的与点赞都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你会很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