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身符都是电视上的东西?教你制作真正的护身符(护身符怎么开光)
导读护身符怎么开光~护身符这种东西大家常在电视上看到,生活中很少见到真正意义上的护身符,即使有,大多也是自己赋予其的意义。现代人一般追求玉石翡翠,玉石其有灵性,也是追求护身、温养身心之效。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真正能护身辟邪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很贵而且很容易找到。虽...
护身符这种东西大家常在电视上看到,生活中很少见到真正意义上的护身符,即使有,大多也是自己赋予其的意义。现代人一般追求玉石翡翠,玉石其有灵性,也是追求护身、温养身心之效。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真正能护身辟邪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很贵而且很容易找到。虽说有的效果没有那么强,但是是真正有效的东西。同样,这也是一些专业人士经常使用的。
一、艾灸条/艾柱
艾草是常用作针灸治疗的,不建议自己买了艾草来点燃使用。现代技术先进之后,使用药草艾蒿晒干揉成绒制成的艾灸条(短一些的是艾柱)更加常见,也更便宜方便。
它的气味很大,在屋子里烧的话烧一点就够了。艾草点燃的味道很好闻,只是散去的速度比较慢一些。艾草可以驱蚊虫,去流感疾病,也可以预防疾病。假如在走夜路的时候点一支,保证不会有任何东西来找事。
二、姜
姜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好东西。在古代,医生去疫区治病时,全靠着姜来抵挡病毒,毕竟那时没有现在的那些口罩消毒设备。就连孔圣人都极力推荐。
生姜皮性味辛凉,与生姜肉药性正好相反,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之说。
三、朱砂
朱砂在中药店就可以买到,价格和成色有很大关系。朱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的是粉末状,外用的是沙粒状。
使用方法是先找一个小袋,装入外用的朱砂(沙粒状),再放入7根灯芯草(灯芯草在药店也有售)和7粒黑豆,这样就可以了。最好还能再放桃木符,或是经咒。切记桃木符要开光的,经咒也得要真正的经咒。
四、雄黄
雄黄和朱砂一样,是天然的辟邪护身之物。但是这东西的毒性很大,很难买到。使用方法和朱砂相同。
五、葫芦
以前曾有人说要用铜质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它的效果远远不如天然长成的真葫芦,或是木质葫芦。天然长成的真葫芦在使用时,要把口锯开,把里面的种子倒出来。上面雕刻有符咒的是最好的,但是绝对不能有佛像,那是不恭敬的表现。
葫芦可以挂在床头、门上、窗户上。如果在挂了一段时间之后有所损坏,就要补上一个。
六、水晶玉石
真正的水晶玉石确实是有辟邪开运的功效,但是要求较高:要天然的真品,并且已经开光。
现在市场上人工的或是染色的水晶鱼目混杂,很难鉴定真假。而且经过炒作之后,很多价格不菲。
七、桃木
桃木从古神话就开始使用,并且是确实有效的。但是桃木本身是果树,一棵桃树上可用的木材不多,再加上在制作时要求非常麻烦。因此,在市面上购买的桃木真假难辨,而且基本都是工艺品,买回来还要再花钱开光。
至于本命年要戴红腰带穿红内衣,纯属胡说八道,这是人的八字中缺火时才使用的,其他人照搬这个方法是会招来厄运的。水晶玉石被一直炒作,价格的水分比灌水猪肉多得多。葫芦也因为文玩葫芦而被炒作过。就连朱砂都有了朱砂成分的朱砂珠子手串。而从古时就一直使用的桃木,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几乎摇摇欲坠……
中国传统宗教仪式“开光”指的是什么?开过光的东西,真的灵吗?
“开光”是一种中国传统宗教仪式,主要在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中广泛使用。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某个物品被神力点化或赋予神性,使其具有特殊的力量和意义。那到底什么是“开光”呢?进行“开光”又有什么意义呢?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佛像或者寺庙刚修建好时是没有灵魂、没有佛性的。需要通过特定的仪式把佛或者菩萨的化身请到佛像中,赋予他们灵性,这个仪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光”。



然而,寺庙开过光的东西是否真的灵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物品并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它们只是普通的物品,除了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象征意义外,并没有任何神奇的作用。但是,对于信仰者来说,这些物品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代表了信仰者对神灵的尊敬和崇拜,同时也代表了信仰者的希望和祈求。

此外,一些人可能会将寺庙开过光的物品视为心理暗示的一种形式,即这些物品本身并没有神奇的作用,但是信仰者相信它们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这种信仰和希望能够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心理效应,比如增加信心和勇气,缓解焦虑和恐惧等。

因此,无论它们是否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它们都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化和信仰传统,值得我们尊重和珍视。
开光·开窗·开眼界
虚极子按:是谁在敲打我窗?是那灵性之光在窗外独自彷徨。
虽然葡萄牙人放眼看世界比荷兰人早得多,但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在17世纪之初便迅速取代了葡萄牙东方贸易霸主的地位。眼界大开的荷兰人在印尼的巴达维亚和日本的长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港口根据地,从此出发夺取西太平洋地区的航运贸易优先权,渐渐编织出一张巨大的世界瓷器贸易网。

▲ [荷]安德烈斯·毕克曼《从大河西岸远眺巴达维亚要塞》,约1656年,油画,108 x 151.5 cm
荷兰阿姆斯特丹 国立博物馆藏
据统计,17世纪上半叶至少有300万件瓷器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1799)行销世界各地,这家公司因而成为整个17世纪中国瓷器的最大买家。若说它富可敌国,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它已经初步具备了国家的某些职能,如发行货币和自主佣兵。可以说,东印度公司是荷兰向东方进行商业性殖民扩张的桥头堡。

▲ [荷]亨德里克·范·舒伦伯格《荷兰东印度公司位于孟加拉胡格利县的商栈》,布面油彩,203 x 316 cm
荷兰阿姆斯特丹 国立博物馆藏
荷兰东印度公司所从事的垄断性贸易主要涉及的商品是物超所值的“克拉克瓷”。克拉克瓷最典型的装饰手法是“开光”。什么是开光呢?“开光”也叫“开窗”,是景泰蓝、雕漆、陶瓷等器皿上常见的一种装饰性设计:心灵手巧的中国工匠们在器物的某一部位预留出扇形、菱形或心形的空白,然后在此方寸之间密饰花纹。

▲ 克拉克瓷除了青花瓷之外,同时也烧造红绿彩瓷,这块带有克拉克装饰风格的红绿彩开光大盘迎合了当时日本市场的审美趣味,1635-1650年,直径37.5 cm
艺术品美学技巧层面上的“开光”和佛道等宗教意义上的“开光”有所区别。宗教里的“开光”是种仪式:每当神像塑成后,僧侣会择吉日选良辰,举行开光仪式,以此作为正式供奉神像的开始。仪式上,主事者为神像画目点睛,请神以灵力注入蒙昧浑噩的土偶木梗之中,就像清晨我们推开窗户让阳光照亮漆黑的卧室一样。有时,这种开光仪式也会用在与宗教相关的艺术品和护身符等器物上,开光方式随之简化成诵念咒语、吉语以及点朱砂。严格地讲,对佛像之外的物品所做的开光叫作“加持”。

▲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教堂西立面的玫瑰窗
荷兰人走出欧洲,来到亚洲,既开了眼界,又开了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克拉克大盘开了光,也开了窗,让欧洲人惊鸿一瞥中华之风物,也令国人饱览各种海西奇珍。
自闭于斗室的你,如果感到内心还在沉睡,灵魂仍一片混沌,那么,推开窗,莫迟疑,请探索世界的灵性之光洒进来,别让它在心灵之窗外独自徘徊……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