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杂谈  > 

什么是果啤酒,有谁知道欧李儿果

  • 浏览3711次
  • www.lenqiu.com
  • 评论0条
  • 导读什么是果啤酒~去年春季的周末,带娃到郊区看油菜花。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意走着,空气里是油菜花和雨后泥土的味道,似乎还有一些用于给菜地施肥残留的粪便的气味。这个特殊的气味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河北老家。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有十几年没有在春季回过老家了。像我...

    去年春季的周末,带娃到郊区看油菜花。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意走着,空气里是油菜花和雨后泥土的味道,似乎还有一些用于给菜地施肥残留的粪便的气味。这个特殊的气味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河北老家。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有十几年没有在春季回过老家了。像我们这样的人,提着旅行箱从家出来的那一刻,很可能,再见家乡就只有冬季,没有春夏秋了。

    有谁知道欧李儿果

    好在物流发达了,家乡的一些美食、特产随时都能收到,就连院子长的黄杏每年家里老人都会给快递一些。不过有一些果子,确是很多年不见了,比如欧李儿,一种长在田埂上的野果子,我印象里是酸酸甜甜的味道,真正熟透的估计是甜的!小时候一条长满欧梨儿苗的田埂几乎每天都会被翻找几次,所以欧梨儿这种无人看管的果子,自然是很难长熟的。

    有谁知道欧李儿果

    小区楼下有块荒地长期被杂草占据着。去年植树节,特意提前网购了几棵欧李树苗,简单清理了下荒地,种下了欧李树苗就不再理会了。我印象了欧李是很容易成活的植物,毕竟老家干旱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长。南京的春天比老家来得早些,前几天楼下散步,感受万物复苏、花香四溢,欧李树是否还在,正好去看看。这个小树苗果然没让我失望,即使我从来不去管理,他还是坚强地活了,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就要结果了。

    有谁知道欧李儿果有谁知道欧李儿果

    曾经一起放学后翻找欧李的小伙伴,一定想不到,我自己偷偷地种了几棵欧李树。今年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吃一次熟透的欧李,熟透的欧李儿到底是甜的还是酸的,再过几个月就能见个分晓了。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一冰箱的啤酒,抽时间说说每一瓶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前几天晒了几张修道院啤酒朋友说缺马里斯然后立马下单,结果看见这配料果葡糖浆我都想骂人退货,由于刚收到还没冰所以明天再试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西麦尔,看着这街四第一集下的酒,还行吧,酒精感压的挺好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施纳德五号多花IPA,一个字,香真的香,但是苦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督威三花,这泡沫,打发过的蛋白一样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圣伯纳,就是为了试w12平行版的,但是白啤麦汁浓度惊艳到我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智美,还有一瓶蓝帽没开,开了的也就那样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国产获奖无数,对不起这个价,尝过完事


    凑个热闹来说说啤酒

    维森,现今最古老的啤酒品牌,没话说,白啤天花板,要是价格再亲民些就完美了5L桶装还没开,不知道喝瓶装有没有差。

    喝进口啤酒真不是有逼格,而是特没谱的一件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口啤酒出现在辽宁市场,甚至许多大排档上,也摆上了价格看起来“很亲民”的进口啤酒,一方面让一些理智型消费者心里没底,一方面还真有人抱着尝鲜的、或者是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心态,点了这些漂洋过海来到咱们桌上的外来货。可惜,大多数情况,尝鲜的人们都很失望,消费者也弄不明白,这些啤酒真是进口的,为什么这么难喝?旅途上颠簸大半年,品质还能保证吗?要是喝出了问题,谁能负责呢?搞懂了这些问题,我们也许就对那些来路不清楚的进口啤酒敬而远之了。

    喝进口啤酒真不是有逼格,而是特没谱的一件事

    (1)多少“李鬼”混入进口啤酒队伍

    据市场调研机构“调查派”了解,很多德国留学生,回国后基本不碰所谓的进口“德啤”,因为在德国比较常见的几个大品牌,在国内这边的大大小小超市里基本都看不到。在超市或者饭店里能选的,很多都是德国并不知名、而且很少见的品牌。对国内食品安全环境没底的海归们,表示不敢碰这样的冷门啤酒。而一般消费者,大多数人都表示对这些所谓的进口啤酒品牌、口味完全不了解,所以好与不好就靠“碰运气”。据资深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小品牌,很多都是伪进口,就是国内的小厂拿到国外啤酒品牌的授权,然后请几个海外专家过来指导,进行贴牌生产,可能在合作期内会直接进口酒花和麦芽,品控也能跟上,所以啤酒味道还可以,但是往往过了半年,老板就会把国外专家的送走,因为外国专家太贵了,一个人的工资能挖来十个当地的酿酒师!然后酒花也不进口了,反正一般消费者也品不出来。这样的杂牌子做一段之后,品质直线下降,但是凭着伪进口的身份,还是能忽悠一批消费者,被忽悠的还觉得喝这样的小杂牌有个性呢!

    喝进口啤酒真不是有逼格,而是特没谱的一件事

    (2)条形码和白标都能作假

    有的消费者可能觉得自己是明白人,懂得看进口商品的条形码和白标。认为如果条形码打头数字是6,那么就有很大概率是国产的贴牌酒,如果第一个数字是8,就代表着原产地是荷兰。但是这个方法一样可以作假,因为这个条码只表明该商品的注册地,不代表产品的实际生产地,有些国内生产商,就会去国外注册条形码,然后又搬回来在国内出售,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明白人遇到进口啤酒,一样会掉坑里头。而白标作假就更简单了,超市卖货的都可以干。所谓白标就是国内要求进口商品的外包装上要贴上中文标签,写明啤酒的原产地、国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以及啤酒的名称、配料或原料、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有些啤酒还标注了储存方法、食用方法等特殊说明。但是国内所卖的进口啤酒很多来路不明,根本没有相关部门签发的白标,所以商家就自己做自己贴,要过期了?换个日期重贴!更搞笑的是一些进口啤酒白标上的配料表,例如一款所谓的原产于德国的啤酒,在配料中除了大麦芽、啤酒花、水之外,竟然还有葡萄糖浆!而国内大多数中端国产啤酒都不会添加这种初级辅助原料了,可能是国外的不入流品牌,为了控制成本才添加的吧!过期酒和不入流的配料,这样的进口啤酒,真好意思当成礼物送朋友吗?

    喝进口啤酒真不是有逼格,而是特没谱的一件事

    (3)超常运输期让进口啤酒变马尿

    爱喝酒的朋友都知道,啤酒是一个讲究新鲜化的产品,一般本地的啤酒过了七天大家就不爱喝了。就算咱们能买到没问题的进口啤酒,那我们想想从国外厂家运到码头上船,然后远渡大洋过来进海关,让后一层层进入渠道,铺货、上架,然后等你买来放家里喝,这个过程最短也要四到六个月,整整小半年!这个过程是对啤酒这类快消品最大的伤害!而且啤酒对光线和温度特别敏感,阳光能让密封的啤酒变的又酸又骚,更别提啤酒在物流运输途中一旦出现碰撞,很可能导致破损、漏气,使啤酒产品变质了。所以,啤酒本身还是要讲究属地化、当地化、本土化,这样的模式,市场和销售才能保证新鲜的口感和风味。

    所以,喝进口啤酒真不是有逼格,而特没谱的一件事儿

    灰色世界里的红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