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牡丹鹦鹉不繁殖?做好这4点想不繁殖都难,小鹦鹉一窝接一窝(牡丹鹦鹉如何繁殖配对)
导读牡丹鹦鹉如何繁殖配对~#萌宠小戏精# 哈喽,大家好,我是被鹦鹉耽误的厨子,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小伙网购了一对宠物鹦鹉,当他拆开包裹的那一刻,瞬间心痛不已,天气越来越凉快了,很多鸟友都开始出鸟的出鸟,上岸的上岸,捡漏的也不少,主要的鹦鹉已经开始进入繁殖期了,之前和大...
#萌宠小戏精# 哈喽,大家好,我是被鹦鹉耽误的厨子,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小伙网购了一对宠物鹦鹉,当他拆开包裹的那一刻,瞬间心痛不已,天气越来越凉快了,很多鸟友都开始出鸟的出鸟,上岸的上岸,捡漏的也不少,主要的鹦鹉已经开始进入繁殖期了,之前和大家说介绍虎皮鹦鹉繁殖的比较多,牡丹玄凤繁殖介绍的还是比较少的,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绍牡丹鹦鹉的繁殖经验。
牡丹鹦鹉国内常分为头类(费氏)牡丹鹦鹉、面类(桃脸)牡丹鹦鹉,其中头类牡丹鹦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禁止饲养的,需要取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才能饲养,常见的棕头牡丹鹦鹉就属于头类。面类牡丹鹦鹉可以随意饲养,但是大部分面类牡丹都比较贵,便宜的面类牡丹鹦鹉也是有的,其中绿桃牡丹鹦鹉、黄桃牡丹鹦鹉,颜值不低价格却很亲民,适合刚刚接触牡丹鹦鹉的鸟友饲养。
牡丹鹦鹉繁殖4点经验
1.计划性繁殖
牡丹鹦鹉有6个月就繁殖的案例,大部分在8个月性成熟,但是厨子建议最好在1年以后,让鹦鹉身体长结实了,再让鹦鹉进行孵化抱窝,这样受精率高,幼鸟抵抗力强。
牡丹鹦鹉全年可以繁殖,一般一年四窝,我们夏季撤掉繁殖箱让鹦鹉休息一段时间,控制在一年三窝,如果让鹦鹉连窝,母鸟伤身体容易死亡,而且每窝4~6枚的出壳率会降低,幼鸟的存活率也会受到影响。
2.光照补钙
光照:牡丹鹦鹉光照低于8小时不会发情,12小时的光照下,鹦鹉不仅发情,还能帮助钙的吸收。光照超过17个小时,温度超过35摄氏度,种鸟就开始换毛。
补钙:牡丹鹦鹉缺钙会产软蛋,还会吃自己产的受精蛋,补充自身的钙元素,所以补钙至关重要,平时可以笼中放块海螵蛸(墨鱼骨),任其随意啃食不仅补钙还磨喙,鸡蛋壳开水煮开消毒,放进笼中同样能起到补钙的作用。饮用水中兑水溶性钙,成本比较高,但易吸收效果好。
3.孵化喂食
牡丹鹦鹉的孵化期约21-23天,气温高会提前一两天,气温低会推迟一两天。当雏鸟出壳,鸟爸爸会把食物在嗉囊里经过润湿和软化喂给鸟妈妈,鸟妈妈会给雏鸟饲喂嗉囊内的营养性的分泌物,这些类似于母乳的东西,就是雏鸟的粮食。
4.下窝
鸟妈妈喂食牡丹雏鸟30-35天左右后,就会带雏鸟出来独立采食,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下窝。养殖户一般等到小鸟会独立吃食就会出售,也有半毛雏鸟30天左右,开始出售,这样的需要人为再进行饲喂鹦鹉奶粉,这样饲养成本更高,但可以增加鹦鹉和人的亲密感,所以卖价也更高利润丰厚,养殖户也愿意出售半毛雏鸟。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点赞,我是被鹦鹉耽误的厨子,每天更新鹦鹉小知识,有问题随时找我,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声明:本文由被鹦鹉耽误的厨子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牡丹鹦鹉新品系的培育
培育新品系是一个具有双层意义的话题。严格意义来说,可以理解为目前全世界都在广泛采取的方式,即通过基因复合的方法,来完成某一种具有独特外观,特殊基因和相对稳定遗传的新品系。而另一层面,则有可能在这一过程当中,会有一种全新基因的,尤其是单基因新品系的出现。
我们目前所认识到的,牡丹鹦鹉的单基因变异种,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到现在也不过只有80余年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基本上平均每5-8年就出现一个新的单基因新品系,而复合基因的新品系,随着基因品种的不断变化和复合基因已定型的新品系,也在快速的发展。
国内的生物学发展起步较晚,基因与遗传学的认识,也并不广泛。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真正对一个生物物种,进行多元化改良并形成新品系的,好像除了金鱼和犬只,另外就只有赛鸽当中有一、两个品系,其它的,似乎就再也找不出别的品种来了。所以目前,国际上很多的宠物品种,国内都是跟在别人后面玩,标准都是别人在定,裁判都是别人在当,确实有点窝囊。说这些话,倒不是说自己有多么伟大的理想,只是想表明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得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管是否能够达成,但至少会成为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方向和动力,仅此而已。
培育一个新品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很多的条件和基础,更需要一个简单而质朴的信念和一份守得住寂寞的心态。以下,就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
具有一定程度的饲养管理经验,这是每一个玩家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我称之为经验基础,这一层面,包括了对牡丹鹦鹉的日常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以及繁殖育雏等方面,一切能保证牡丹鹦鹉正常生存、健康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否则,再优秀的基因,再顶级的品系,到了自己手上,不是生病就是牺牲,那任何理想和信念都是一句空话。
二、相对数量的基因种源
培育一个新品系,离不开基因,更需要有一定种源数量的基因群。其最主要的目的,除了保证在复合基因过程中,避免过度近亲交配外。还在于在培育三重复合基因以上的新品系过程中,对新基因的导入来源、提取方式、复合类型、基因巩固等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三、一定水平的基因与遗传学知识
就这一点上,相信大部分的牡丹鹦鹉爱好者,可能只是了解一部分基因知识,但却并不一定能理解到一定的程度或深度。一方面,这类知识本身就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只能凭借有限的网络资料来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学习、了解。另一方面,相对这些比较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而言,大部分的实践经验,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己留作看家本领,而很少会与别人交流、分享。因而导致很多鸟友在这方面的经验缺失。而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又恰恰是在各种类型的配对或基因复合时,避免错误基因组合、减少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些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严谨而科学的育种机制
这一问题,相对于上述几点来说,则要更为深入,要求也更加高些。国内很多的牡丹鹦鹉爱好者,对饲养这一品种的宠物鸟,各自的出发点都不一样。有作为爱好的,但会仅流于表层形式。有出于投资想法的,但会考虑投资回报率及见效周期。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但又受客观因素制约,没有更大的场地,进一步的投入,或者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这些宠物上面去,因此,很少有真正基因遗传学高手和育种专家类型的爱好者出现。加之国内对这一类型的宠物,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正规型的行业组织(协会或俱乐部),定期性的推动方式(品评会或展示赛)。以至目前还处于比较松散、混乱的现状,都有很大的关系。
五、一份甘受寂寞的心态
最后一点,在追求自身爱好,体现这一爱好所回报的价值时,很多爱好者很少有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热度,或者说缺乏一种最基础和最单纯的长期热情。在培育新品系的过程中,因为客观原因或主观因素,半途而废的非常多。这也是国内牡丹鹦鹉水平,较之荷兰、比利时、英国、丹麦、美国、澳大利来、日本、泰国、菲律宾,甚至中国的台湾地区,水平要差的多的原因所在。因而,一份最简单的执着,也可以是一个行业,最基础的原始推动力。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花宠百科
鹦鹉繁殖基础知识分享
周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工作之余常常为自己的心灵找点欢乐的寄托,一年前,周星被鹦鹉的美丽身姿和聪明头脑所折服,想尽办法得到了一对玄凤鹦鹉,每天早上小玄婉转的口哨就是周星的起床闹铃。可最近一段日子,他却陷入了苦恼,眼看着网友家的鹦鹉都生下一个又一个毛茸茸的小崽子,可自己这一对就像二月的天气,也不打雷也不下雨,始终不见下蛋的迹象。于是周星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我,让我帮他想想法子。
借着这个机会,绿棵就给大家普及一下鹦鹉繁殖的基础知识吧。
每种不同的鹦鹉,性成熟期也不同,而且根据平日所吃食物的不同,也有不小的差异,比如有的和尚一年半才可以繁殖,而有的和尚,七八个月就可以繁殖了。具体成熟期,玩家可根据外观,和平时鸣叫及行为来判断,但体型稍大的鹦鹉,尽量不要过早放入繁殖箱,比如虎皮可以在六七个月放入繁殖箱,玄凤牡丹七八个月就可以,小太小菲一岁就可以,以此类推。。
很多玩家疑惑的是,明明鹦鹉已经成熟了,却迟迟不见动静,绿棵前面提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鹦鹉发情期也受到了影响,这时就需要玩家进行人工干预,最常见的就是食物cuiqing。
大自然中,天然催情食物很多,所以根本不需要买一些所谓的cuiqing素,只要能确保鹦鹉进食时,能够把cuiqing食物吃进去就可以,这也是很多玩家困惑的地方:明明把蛋黄放进去了,可是没效果啊。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它根本没吃进去,如何cuiqing,相信蛋黄是大家的常识用品,可是如何让它吃进去,才是问题的关键,这里我就不得不推荐绿棵繁殖滋养丸了!
绿棵繁殖滋养丸的做工程序为:先将蛋黄磨成粉末,然后添加进水果滋养丸中,再一次进行合成压制出粒,迫使鹦鹉进食过程中,无差别吞进嗉囊,从而达到cuiqing繁殖的目的!
通过介绍,周星采取了我的办法,没想到半个多月后,两只小玄竟然作起了羞羞的事情,一个月后,繁殖箱里就多了五个待破的小鸟蛋。。。
绿棵原创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