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遭成龙咸猪手不敢反抗,压力太大一天吸3包烟,气质碾压马伊俐(毕淑敏吸毒)
导读毕淑敏吸毒~她正在筹备电影《荆轲刺秦王》的陈凯歌导演再次邀请周迅前来饰演"小盲女"一角 。饰演根据毕淑敏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处方》中的吸毒女沈佩一角。在李少红导演的古装大戏《大明宫词》中饰演少年太平公主,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奖。接连主演...
她正在筹备电影《荆轲刺秦王》的陈凯歌导演再次邀请周迅前来饰演"小盲女"一角 。饰演根据毕淑敏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处方》中的吸毒女沈佩一角。在李少红导演的古装大戏《大明宫词》中饰演少年太平公主,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奖。接连主演民国大戏《人间四月天》、《像雾像雨又像风》、《橘子红了》等剧,凭借影片《橘子红了》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十佳演员”。
她就是周迅,周迅出道以来就是古灵精怪的形象示人的,她的演技精湛受到很多人的认可,小小的身材有着大大的爆发力,她最有特色的就是拿低沉的嗓音,她身穿黑白相见的上衣搭配黑色修脚裤,简单干练,气质碾压马伊俐。
周迅经常会被拍到吸烟的照片,她自己也承认压力大自己吸烟,而且一天要戏3包烟,那烟瘾到底是有多重啊,难道嗓音就是这样来的?她身穿米色连衣裙,优雅大方。
周迅作为中国之间名女星也被拍过遭遇成龙咸猪手,但是又不能反抗,真是心疼,她身穿一字肩彩色针织衫搭配黄色短裤,清新甜美有少女感。
周迅已经结婚了,皮肤也保养得很好,仿佛是不老童颜,她身穿黑色方格连衣裙,微卷的短发自然放至耳边,双手放至身前,高贵大方。
封面夜读│做人不必睚眦必报,但也不必轻易原谅

阅读生活,聆听美好。大家好,欢迎收听封面夜读,我是今天的主播莫凡。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 做人不必睚眦必报,但也不必轻易原谅 》
最近,我在吃娱乐圈瓜的时候,无意中翻到了女星毛晓彤父亲李超向女儿索要5000万赡养费的采访。在节目中,毛晓彤父亲李超一直在强调他为毛晓彤付出了很多。小的时候经常带毛晓彤一起出去玩,一起吃饭,给她花钱。他还说:在毛晓彤上了中戏后,不惜举债降下身段去接触各路演艺圈名人,就为了给女儿铺路,希望女儿能有更多的资源。
这么一看,这位老父亲俨然一个望女成龙、尽职尽责的好爸爸。痛陈自己有多无私有多深情,女儿有多自私有多绝情后,李超终于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要求女儿一次性支付他5000万赡养费。后来有媒体爆料,这位父亲,长期有吸毒史,并且还因此进过监狱。根本就不是他自己说的付出很多的慈爱父亲。
虽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父母,根本没有好好爱过孩子。但还是有一大波人喊话——人最大的道德就是应该孝顺毕竟生你养你,你现在这么红,这么多钱,分他们一点怎么了。
看完网络上这些“圣母”,再一次让我理解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针没扎在你身上,你凭什么说不痛?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不明所以地劝人大度。如果你不原谅就是小气刻薄,但如果你选择了原谅,对方是得到了解脱没错,但你却依旧在回忆的痛苦中挣扎,苦的依旧是你。
不报复,已是最大的宽容
生活中,你是否有遭受到过来源别人的粗暴对待呢?例如:“如此简单的题,连猪都能猜中你居然会做错?”“这么胖,你怎么有脸喜欢男神?”“你不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这衣服穿你身上,真的是浪费。”这些话都是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或是源自于家庭、伴侣、好朋友、同事的伤害和背叛。
这时总会遇到不分青红皂白的人,就擅自站在自以为弱势一方,为他求情,甚至有人说“感谢对你不好的人,是他让你成长”。但是,恶意就是恶意,伤害你的人,绝对不是心存善意的。一个真正善良的人,对别人好的人,怎么可能特地去伤害别人?而这样的人,又何谈感谢?所以,你不必假装大度,去原谅那些给你伤害,不顾你心情的人和事。不报复,就已经是最大的宽容。
郭德纲曾经说过一句话:“其实我挺讨厌那种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就单纯的劝人家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你应该离他远一点。”有些伤害给自我带来的痛苦是内心深处难以抚平的,并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能被忘记,有些痛苦是会给自我带来一生都无法抹去的伤害。
许多时候,并不是简单的“抱歉”就能换来“无所谓”。有些人,有些事,无法随随便便就能轻易原谅。
不必睚眦必报,但也不必轻易原谅
作家毕淑敏写过无数治愈人心的文章,她在台上演讲侃侃而谈。可少有人知道,曾经的她,因为童年的一次心理阴影,几十年都不敢唱歌,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言。毕淑敏小学时,有次歌唱比赛,她被选进了合唱团。没想到却受到了音乐老师的责骂。音乐老师铁青着脸走到她面前,叉着腰,铁青着脸,一字一顿地说:“毕淑敏,我在指挥台上总听到一个人跑调,不知是谁,现在总算找出来了,原来就是你!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要把你除名!”不仅如此,老师还冷嘲热讽说她长得太高,让她回到合唱队伍里,只许张口不许出声。她形容说:“烙红的伤痕直到数十年后依然冒着焦糊的青烟。”
鲁迅曾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有些人之所以选择原谅,是因为伤得太浅,如果伤的深,怎么可能轻易原谅?
生活中,有的东西,原谅不了就不原谅,人活一世,不要为了维护一段关系,总是委曲求全,不要急着去原谅伤害你的人。
人生在世,我们需要记得别人的好,但不能忘记别人的恶。纵容别人的恶,就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大的伤害。做人,可以不做暗睚眦必报的人,但也不必委屈自己去原谅那些不该被原谅的人。
主播:莫凡
文章作者:为了过年努力工作的小蜜蜂
来源:封面新闻特约作者
监制:王浩野 罗志强
美术设计:姚海涛
封面新闻听封音频工作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我在美国参加戒毒会【非虚构】
来美国大半年,总有人问我,有没有结识到一些本土的美国人,有没有融入他们,能不能适应。
每当想回如实回答时,却欲言又止。因为总不能说,我整日和各色“瘾君子”混在一起,并和其中的一些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吧。而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美国的毒品泛滥已经到了历史最高点,从2011年到2014年,随机药检阳性的比例上升了43%。在12岁以上的人群中,超过2150万人备受各类成瘾物质的困扰,仅2017年,就有7万人因此致死。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医生滥开阿片类止痛药导致的。
相比“罪恶”“陋习”“非法”等围绕在吸毒上的传统观念,美国人越来越普遍接受的是——“成瘾是一种疾病”。言下之意,这不是某个人意志不坚定或失足所致,而是一种需要全社会合力攻克的疾病。如今的成瘾者往往是多种不同的毒性物质一起叠加使用,包括药物、酒精、化学品或精神活性物质等十几种物质——因而成瘾性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是更为确切的表述。
在美国,吸毒受到的刑罚比中国要轻得多,很多时候第一次被警察查到吸毒并不会进监狱,在不少州,购买和吸食大麻是完全合法的,而在另一些州,也不过和超速的处罚相当。
大众不紧不慢,政府却十分忧心。
2017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陷入“历史上最严重的药物滥用危机”。“我们社会中的任何一员,不管是年轻或年迈,富裕或贫困,来自城市或乡村,都不应被药物成瘾的瘟疫困扰。”他说。
于是,全美关于防治成瘾的政府基金数额逐年增加,很大份额会落到相关课题的研究机构。在我访学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心理学院,近五年来,研究方向已经从关注抑郁、焦虑等被人熟知的精神疾病,转变为关注药物滥用和成瘾危机。
何其难矣。在世界各国,“戒毒”都是难以描述的痛苦旅程,很多人相信一旦成瘾便永远无法戒除,还记得作家毕淑敏曾以此写作的小说《红处方》吗?那个怀揣崇高理想进入戒毒医院做院长的简方宁,最终染毒并自杀的悲剧故事。
和强制戒毒不同,美国的戒毒显得更为温和并讲究策略。对于成瘾者,几乎所有专家都同意最有效的戒除方法是“药物辅助治疗”(Medication-assisted treatment, MAT),街头戒毒诊所随处可见,治疗成瘾的药品都由政府免费提供。此外,几乎所有的成瘾者都会选择加入“戒毒互助会”寻找和他们相似经历的同伴支持,我的故事也从加入弗吉尼亚州府里士满市的一个戒毒组织开始。
“我们都是瘾君子”
“嗨,端端,我太高兴你能和我们在一起了。”玛乔丽(Marjorie Yates)从她满是绿植的办公室起身,向我拥抱过来。她是这间名为Substance Abuse and Addiction Recovery Alliance(药物滥用和成瘾康复联盟,简称SAARA)的非营利性机构负责人,主要给深陷毒瘾的人提供康复咨询和同伴支持。
若非主动说出,我绝不会想到眼前这个打扮精致、热情洋溢的美丽白人女士曾有27年的酗酒吸毒史。

玛乔丽的照片(作者供图/图)
15年前,她又一次从酩酊大醉中醒来,发现一张便利贴胡乱地粘在胸前,上面是13岁女儿的留言:“我恨你,你让我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你这个烂醉的酒鬼!”
那一瞬间,她真正想“清醒”了,尽管在此之前,她无数次尝试,但从未成功过。
“家人、医生、戒断专家从未真正理解我,他们越说,我抵触得越厉害。”玛乔丽回忆道,“是那些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最终帮助我成功戒掉了酗酒和毒品。”
她反复提到一个词,“同伴支持”(Peer Support)。这是一种通过亲身亲历来帮助成瘾者长期康复的非临床支持手段。近年来,因为成瘾者的急剧增加,受训过的同伴支持被越来越多的组织采用,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
“我们就是个瘾君子组成的机构。”玛乔丽自嘲道,她的员工都曾是成瘾者,也几乎都有进出监狱的经历,他们相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那些仍深陷水火的同伴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因为认可这里的效果,当地的狱警每周都带几名犯人来参加互助活动,一名狱警看管两名犯人,没有脚镣或手铐,只有带着芯片的手环,如果不仔细看,很难看出他们还在服刑。
一切都太让人好奇了,我迫不及待地申请成为志愿者,并做一些相关研究,每周有三个整天泡在这个“瘾君子”的康复中心。
“我来了,你们会强迫我戒(毒)吗?”这是人们最爱问的问题。
“不,绝不。没有人能劝他人戒毒,我们能做的是提供支持,在他或她希望停止的时候提供尽可能的一切。”玛乔丽说,他们要打破戒毒中心给人造成的面目可憎的刻板印象。
任何深陷毒瘾的人都可以直接走进SAARA中心求助,不需要预约和申请,只要来就可以。而更多时候,这里是他们从监狱释放的第一站——“以贩养吸”是几乎每一个吸毒者要经历的过程,很多人会多次入狱,出狱后无家可归。而这里可以提供全方面的帮助,例如找到临时住所、免费治疗项目,甚至是立即上手的工作机会。
倾听是同伴支持中最重要的内容。
SAARA有间专门接听热线的办公室,电话那头,有人因吸毒倾家荡产,有人下定决定洗心革面,还有一些人只是想和人聊聊天,排解漫长康复路途中的愁绪。
有人说,瘾君子起先是沉迷于山呼海啸的快乐,你觉得热,它便能带给你喜马拉雅山顶的冰,你觉得饿,它就是满汉全席,你觉得疲惫,它就能使你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但渐渐地,当毒品将人机体内捕捉幸福的能力摧毁殆尽时,生活的全部便只剩下“吸毒”和“找毒”。
每天早上一走进热线室,凯瑟琳就开始接听电话,她的工作时间是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这之后,还要乖乖回到监狱服刑——她因吸毒和持有毒品罪被判了两年。
在美国,监狱的意义已经由监禁向教化转变。凯瑟琳告诉我,根据违法程度不同,犯人会参与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和课程。现在她属于“监外就业”(work-release),指允许已执行一定刑期或轻微型犯罪的囚犯,日间离开监狱外出工作的制度。尽管每天工作结束她依然会回到监狱,也不能利用这段时间会见家人和朋友,但也算是她在为今后回归社会作准备。
“难道就没有人趁机逃跑吗?”我十分惊讶这样的服刑方法。
她笑了:“逃跑很容易,被警察抓回去更容易,可一旦抓回去了,所有的福利都会消失,刑期还要增加,谁也不愿这样。”
同样在服刑的还有达米恩·迪尔(Damion Diehl),他利用监狱系统的外出学习机会,和我一同参加了SAARA举办的“同伴支持专家”的培训课。在弗吉尼亚和其他许多州,一些人参加培训,积累50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就可以参加州政府的“同伴支持专家”资格考试,不少康复后的吸毒者正在试图拿到这一资格证,去找新工作。
“我曾经羞于求助人,后来发现最糟糕的事情便是我没有寻求帮助。”达米恩曾因吸毒贩毒进了无数次监狱,但从2018年4月到现在的9个月,他完全没有再碰过毒品。他在狱中把《圣经》整整读了七遍,每日冥想反思,希望通过“同伴支持专家”的考试,以另一种身份来帮助他人。

玛乔丽和她的孩子们的照片(作者供图/图)
小组:信仰、诚实和自省
小组在康复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在SAARA,小组分为这么几类:针对早期康复者、所有阶段康复者、男性康复者、女性康复者、医学辅助治疗者等。小组成员坦诚相待,倾诉、分享并互相鼓励。
互助小组的理念起源于心理治疗中的团体治疗。我们在美国会看到“AA”和“NA”等组织,就是典型代表。
1935年美国成立了Alcoholics Anonymous(匿名戒酒会或戒酒互助会,简称AA),后来成为全世界最负盛名的互助组织。之后,效仿AA,美国又在1953年成立了Narcotics Anonymous (戒毒互助会,简称NA),其成员是一些有志于彻底摆脱毒品或正在康复的药物滥用者。在同类组织中,NA的戒毒运动在世界上历史最长,影响最大。有些人甚至称其为“吸毒者的救星”“戒毒史上的一大奇迹”等。据统计,1992年时,它每个星期在6个国家中开展的活动就达25000次。
但无论是AA和NA,都是有条件入会的,比如他们有12步康复计划,强调戒除一切酒精或毒品,协会成员只有一条要求,即要有戒除的愿望。这样的结果是,尽管很多人因此受益,但一些人因为无法坚持或复发,被这类组织排出在外。
玛乔丽说,来SAARA的人几乎都参加过AA或NA,她自己曾有连续三年每天不间断参加AA小组的经历,却并未成功。
“我们从不劝人必须戒掉。对于成瘾者来说,康复是一生的功课,必须由自己主导。”玛乔丽说,她在AA小组的那几年一直很压抑,那些一上来就大谈戒断计划的说辞,会把很多犹豫不决者吓跑。
我参加了SAARA所有的互助小组,虽然名字不同,也都大同小异。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三次小组的团体时间,每次一小时,参与的人数10到25个不等,各种肤色职业年龄的都有。组长会准备不同的讨论主题,大家围坐在长桌前,一个例行的仪式是“签到”:
“嗨,我是瑞秋,今天我感觉很好,很感恩很积极。谢谢大家让我分享。”
所有人会同时回应,“嗨,瑞秋你好,谢谢你的分享。”随后下一个继续。人人都会表达感激、感恩或珍惜之意,循环往复,直到每一个人都“打卡”结束,话题讨论才真正开始。
起先我将信将疑,真的每个人都如此感恩吗?每天和彼此熟悉的人重复这样的对话有意义吗?
一个黑人姑娘告诉我,对于正在康复的人来说,这些简单的问候让他们感到脚踏实地,“至少每天都会认真想想今天好吗?而不是悬浮在过去那种迷幻虚无的状态中。”
我有些面红耳赤。因为即便是每天坐在小组里,我却连基本的坦诚都做不到,经常违心地说很好,实则疲惫不堪。
讨论的话题往往简短却不简单,例如,信仰如何帮助我的康复,如何坦诚面对过去,复发就是失败吗,说“不”的权利;还有一些话题只是简单的词,如:诚实、坚持、孤独、自律。
发不发言全凭个人,但人们相信:互助组织之所以有明确的效果,其部分原因在于它强调每一个体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达到帮助自己的目的,而这种帮助是全身心的。
年龄从来不是说不的理由。许多六七十岁的人仍旧每天参加小组,早上搭公交几十站来,因为这里能给他们安全感。

凯瑟琳,玛乔丽和本文作者。(Tony Byrd/图)
每一个成瘾者都有创伤后遗症
说出自己的故事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互助小组的每一个人,都毫不避讳地谈及自己那些不堪的历史,他们甚至觉得,面对和接受是最好的康复。面对诉说者的讲述,听众都会默默聆听并表示尊重。“不评判他人”是玛乔丽在培训时反复强调的,这也给了诉说者很大的勇气。
听的多了,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成瘾者的童年都受过不同程度的创伤。有些是父母虐待、遗弃,有些是遭受性侵、霸凌,还有些是遭受种族歧视或阶层的重压。他们中不少人,从七八岁起便开始看精神科,到了十二三岁,便有了第一次接触毒品的经历。
和那些最终走上吸毒道路的人一样,达米恩从小在街头长大,父亲缺失,母亲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和管教他。更糟糕的是,8岁那年,达米恩在家中遭受了母亲的好友对他的猥亵,这人是当地一位非常有名的脱衣舞女郎。年幼的他惊慌无措,鼓起全部勇气告诉母亲后,换来的是质疑与嘲笑。
“她完全不相信我的话,那之后我们之间也再无信任可言了。”达米恩说,也就在那一年,他学会了用大麻“治疗”自己。
他13岁的时候,女友怀孕了,为了持续满足自己的毒瘾与负担将要到来的孩子的费用,他需要钱。很快,他发现了一条赚钱的捷径——跟着别人贩毒。也许是太“劣迹斑斑”和“麻烦不断”,他的兄弟姐妹和朋友13个人都向法庭指认他的罪证——等待他的是5年少年犯刑期。
“当时我对一切都失去了希望,也不再信任任何人。”达米恩的第一个孩子并没有保住,他至今都不愿去回忆,“如果那个孩子还活着,现在都23岁了。”
差三个月18岁,他走出了监狱,女友很快又怀孕了。还是因为钱,他开始“重操旧业”,不同的是,“货物”从大麻变成了更值钱的可卡因。他甚至把女儿取名为Deja-vu,来铭记发生的一切,这个源自法文的词语意思是“似曾相识”。
贩毒来钱太容易了,他没法自拔。就在女儿刚出生两周后,女友再次怀孕,19岁的他也第三次被抓进了监狱。
4年刑期服满之后,他开了一间摩托车修理店。一开始经营得不错,但很快他又和之前那帮人混在了一起。他们清空了摩托车的汽油箱,装满可卡因,由墨西哥运进美国,再度被抓,进了州立监狱。“这一次,我失去了一切,失去了我的自由,失去了我的孩子,失去了我全部的财产……”
无论是在少年监狱还是守卫最森严的重刑犯监狱,达米恩从未间断吸毒,从大麻到可卡因、海洛因以及成瘾性更强的新型毒品,“只要你想办法,总能得到你要的。”
是他不了解毒品危害和如何戒断吗?不,从2002年起,达米恩就清楚关于毒品的一切,包括药物治疗和各种康复项目,“我就是不想停下来,也总有办法满足(毒瘾)。”
“我常常听完他们的讲述,忍不住感叹,这些人不吸毒怎么能活到今天?”玛乔丽说,每个人的成瘾都有完全不同的诱因,而很大一部分和童年创伤相关,这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
创伤是现在美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一项由5692名受访者参与的大样本调查中,82.7%的人经历过严重和潜在的创伤事件,8.3%的创伤暴露者被诊断为终生PTSD(创伤后遗症)。而严重的童年创伤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并实实在在改变了大脑的功能和结构,影响尚未完全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改变了DNA在我们身体内正常的运行模式,从而更容易出现多种身心疾病。美国疾控中心发表过相关数据,70%的死亡和“童年创伤”相关。
这也会和成瘾有关吗?是的。儿科医生纳迪娜·哈里斯等人发现,早年遭受的不幸会影响大脑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这部分正是与大脑的奖赏、快乐、成瘾、恐惧等反应相关。她在加州北部一所知名的儿科医院工作时,发现大量患有多动症(ADHD)的孩子被源源不断地送来,再进一步研究发现,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创伤经历。
不是随随便便的遭遇都能称为创伤。
童年创伤是人在生命早期遭受的高频率高压力事件。在美国,医生会调查18岁前可能遭遇的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调的十类事件。其中虐待分心理虐待(如被辱骂、威胁、忽视)、身体虐待(如被打)和性虐待(如性接触)。家庭功能失调包括家人酗酒、吸毒、家人患精神疾病、母亲被家暴、家人有犯罪史等。
科学家在创伤评估时会采用一个记分方式,每经历过一种得一分,逐渐累加。研究发现,相比0分的成人,4分及以上的人抽烟及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的可能性为两倍,酗酒和早期性行为的可能性是7倍;5分以上的男性,吸毒的可能性达到了46倍;自杀的几率是30倍。即使这些高达7分以上的人不吸烟不喝酒不体重超标,他们患可致死性心脏病的几率,依然是0分人的3.6倍。
玛乔丽对童年创伤对成瘾的影响深信不疑,她的家族有成瘾、酗酒和精神疾病史。她会给来求助的成瘾者测试,渐渐地大家不再自怨自艾,而试着了解背后的根源。

吉米从小就被当成低能儿、“弱智”。(Tony Byrd/图)
“我做什么、学什么都很慢。”吉米说他从小就被当成低能儿、“弱智”。父母觉得丢脸,送他去“特殊学校”,黑色面孔的他又瘦又矮,永远是被霸凌和歧视的对象,完不成学业、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听人说抽点大麻可以缓解抑郁,结果就沦为吸毒贩毒者了。
无论他们有过怎样的过去,他们对现在的一切更多的是感恩。好多次,我坐在后排,看到他们捡起多年前中断的学业,发自内心地钦佩他们。这些比我父母年纪都大、有的已经儿孙满堂的人,坚持白天工作,晚上上课,不少人选修心理学和成瘾科学等课程。
笑容在这里一点都不陌生。在同一栋楼里,还有另一个临床医学的机构,他们告诉我很容易区分两个组织的人,“那些人从来不笑,你感受不到一点儿快乐。”
几周之后,我早已和他们打成一片,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但更多时候,我只是静静地观察,那些在中心门口踟蹰不敢进门的年轻女孩,那些一次次戒毒失败痛哭流涕的求助者,那些因点滴进步而表露出由衷喜悦的戒毒者。
我很喜欢他们面对求助者常说的一句话:“I feel so related”(我真是感同身受)。
像哑巴一样不知道参与了多少次小组活动后,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说出自己儿时失去至亲、被家人羞辱咒骂的创伤,但之后整晚的噩梦,让我再也不敢去分享。
“没关系,说出自己的故事要以自己舒服为前提。”玛乔丽安慰我,她在“同伴支持”方面已经做了十年,培训过无数互助康复的专业人员。她的很多学生已经拿到了资格证,在做成瘾康复的工作。“我们的社会陷入了巨大的麻烦,只有靠我们自己才能获救。”她说。

戒毒康复后的达米恩和杰森,都希望通过培训,成为专业的同伴支持专家。(Tony Byrd/图)
在培训的最后一天,达米恩告诉我,他母亲在市中心的黄金地段给他留了一幢六间卧室的大房子,他有一个一直不敢说出口的梦想。
“等出狱后,我想把它改造成未成年人庇护所,让那些父母不管不顾的孩子不再流落街头,让那些遭受侵害无人诉说的孩子被人倾听和信任,更要让那些沾染毒品的孩子早日康复。”达米恩说,他的大门会向任何孩子敞开。
末了,他问我:“端端,你会写我们的故事吗?”
“你想让我写吗?”
“当然!请你一定要写,并且用我的真名和照片。”

在狱中呆的太久,达米恩的头发已经很长了,培训结束前一天,大家说起要拍照片留念,达米恩担心自己的形象。查理主动提出帮他理发,第二天,查理带来了全套理发工具在教室里给达米恩理。(资料图/图)
附:美国评价童年创伤(ACE)调查问卷
在你十八岁之前,是否有过以下经历?
序号 题目 是 否
1 爸妈或家里其他大人常常或经常对你恶语相向,羞辱、咒骂、贬低、打击你?或以某种方式让你担心被伤害? 是 否
2 爸妈或家里其他大人常常或经常对你动粗,推你、抓你、打你耳光、对你丢东西?或是把你揍得淤青、伤痕累累? 是 否
3 有没有大人或年长你 5 岁以上的人,曾经乱摸你、调戏抚弄你,或要你摸他们的身体?或试图触摸你、不适当地触碰你、性虐待你? 是 否
4 你会不会常常或经常觉得家里没人爱你,没人认为你很重要、很特别?或是感觉家人之间不亲近、不会彼此照顾或支持? 是 否
5 你会不会常常或经常觉得吃不饱、要穿脏衣服、没有人会保护你?或是爸妈总是喝醉酒、嗑药脑袋不清楚,所以没办法照顾你或带你去看医生? 是 否
6 你亲生父母因为离婚、遗弃或其它原因离开你? 是 否
7 你妈妈或继母曾常常或经常被推、被抓、被打、被扔东西?或有时、常常或经常被踢、被咬、被拳打、或者被其它硬物打?或曾被多次打至少数分钟,或被刀或枪威胁过? 是 否
8 你曾经跟酒鬼或吸毒的人住在一起? 是 否
9 你家里有人患过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或有家人曾经自杀过? 是 否
10 你家里曾有人坐过牢吗? 是 否
计分方式: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将所有的1加起来便是童年不幸经历(ACE)的总分。
28岁饭店女老板,抽了一根熟客递来的“烟”,为何落得倾家荡产?
28岁饭店女老板,抽了一根熟客递来的烟,从此倾家荡产
当摄制组来到张福娟的家时,只见张福娟躺在床上,满身疮痍,从面容可以辨得出这是个极其美丽的女人,只可惜被海洛因害惨了。
据张福娟自己回忆,当时的她风华正茂,赚钱能力很强,年纪轻轻就挣得了十几万。
1994年的十几万是个什么概念呢?在昆明估计都可以买好几套房,所以她过得也很潇洒。
手上戴的,脚上戴的,各种项链,各种金首饰,她随便都有好几套。衣服穿的都很时髦,她说,她当时的时装,在昆明几乎是没有穿的,一方面因为太贵,另一方面因为自己常常跑广州,深圳这些地方,比较有机会基础时尚前沿。
也因为自己喜欢去餐馆吃饭,正好手头充裕,便在常去的餐馆对面自己开了一家。
这天,她和丈夫大吵了一架,气愤不已的她夺门而出,因为委屈,走了街上泪流满面。
此时,刚巧有个常来她的饭店吃饭的人递了一支烟给她,并安慰她,娟姐别哭,不值得。
在伤心的时候有人来安慰,还是跟比较熟的人,自然便不会有任何警惕。她便爽快的点燃了烟,莫名其妙就睡着了。
后来,她突然感到身体非常难受,只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于是便在脑海中不断回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没多久,那群饭店的常客又出现了 ,在他们吞云吐雾间,她才了解到,自己抽的那根烟有猫腻。
于是,便找他们询问解决办法,他们便告诉她,只要继续抽就不会难受了,为了缓解痛苦,她便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没想到价格出奇的贵,可身体的折磨加上自身财力都在暗示她,于是也就答应了。
后来,逐渐发现这是一条不归路,想要重新回归正轨,但为时已晚。
当央视的摄制组找到她的时候,年纪28岁的她躺在床上,瘦骨嶙峋,腿上和手上到处是黑洞,脚上裹着纱布,用一口地道的昆明方言配合着摄制组。
她跟摄制组说,想过戒毒,可是身上的血管都已经硬化了,医生想给她输液,可发现连血管都找不到了,毒素甚至都已经浸入骨头中,大腿的皮肤到处都是溃烂,医生也只好无奈的端着盘子走了。
摄制组问她,你没有后悔过?
她的回答像极了每一个吸毒走上绝路的人,后悔是肯定的,倘若还有机会回到从前,这种苦希望从来没有碰到过。
她甚至非常感慨的跟摄制组说,前几天刚过了二十八岁的生日,也许就是自己的最后一个生日了。
从一个风光无限的饭店女老板到奄奄一息的瘾君子,张福娟只不过用了七八年的时间。
摄制组拍摄时是在1994年,当时的张福娟28岁,而她自己回忆说,自己沾染毒品,抽上那支烟,是在八七年年底,八八年年初。
我想,这大概就是她从吸食到上瘾的时间段,所以她才如此的记忆犹新。
可你能想象吗?那时候的她也不过是二十一二岁的明媚少女,就不小心染上了可恶的海洛因。
年迈的母亲含泪跟摄制组说,她是自己的几个子女中,良心最好的,也是最有钱,可现在都可以从吃空了,家里的条件越来越糟糕,亲戚朋友的状况越来越好,亲戚们也说过只要是她去医病和戒毒,都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在摄制组的旁白里得知,五年前的张福娟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来昆明选演员的候选人之一。从她还没被毒品蚕食到的脸庞便不难发现,眼前虚弱不堪,到处溃烂的女人,曾经肯定天生丽质。
只可惜,上天给了她天使的脸庞,却让她在一次不小心中走上了绝路。
令人敬佩的是,她让摄制组拍下了在毒瘾发作时的样子,她一再叮嘱家人,一定要等到摄制组拍摄结束后,再给她注射近在咫尺的针剂。
她的目的也很赤诚,希望千千万万的同胞看了她的痛苦后,可以远离毒品,珍视生命,警示世人。
然而,那个极度痛苦的画面,摄制组只拍摄了一部分便悄悄离开了,实在不忍心看她继续痛苦下去。
19年后,有位摄影师在缅甸拍到一个女子在给小孩喂加了海洛因的“糖水”,一旁的男子在往手上注射针剂的图片,网友们根据时间推算,加上1994年对张福娟的面容比对,推测照片中的是张福娟一家三口。
我去看了那张图片,其实很难判断出到底是不是她,毕竟对于一个吸毒人员来说,十几年的时间太过漫长,漫长到足以改变容貌,甚至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但我还是很佩服她,在1994年的时候愿意那么真诚的配合摄制组,那份赤城和带着善意的努力,让人热泪盈眶,假如那个可恶的人,那天没有给递那支烟,该有多好!!
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云南人,看着《中华之剑》里的一个个熟悉的地名,甚至有多地方我还去过,可感到的是后背发凉,纪录片中的那些人是那么的亲切又陌生,亲切到他们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方言,我都听得懂;可那种呆滞,迷离的眼神,身上又到处是针眼和自残留下的疤痕,又让觉得无比陌生,毕竟,热情和活泼是我们云南人最大的特点!
关于毒品的危害,不妨去看看央视纪录片《中华之剑》,书籍的话,看看毕淑敏的《红处方》,一个给你视觉冲击,一个给你文字刺激,精彩且残酷无比。
- 1麟游县中心敬老院开展养老机构服务基本规范培训(老年人如何预防跌倒PPT)
- 2买一套200万的房子首付30%后月供是多少?方法选错多花不少钱(首付30%怎么算)
- 3刚弄回来的一窝蜂,蜂窝上就有这么多糖,蜂蜜这样吃才有劲(蜂巢蜂蜜怎么吃才脆)
- 41秒闪6次!《我的世界》超高频红石电路原来建造只需3秒(红石高频怎么做)
- 5率土之滨:小乔全面解析——高颜值高面板的强力辅助(汗带怎么带好看)
- 6手把手教你画出好看的网络拓扑图(五种网络拓扑结构图)
- 7医生误诊孩子过敏、2个月的宝宝竟然出现生长慢!(过敏体质宝宝生长缓慢怎么办)
- 8招投标专业术语,你都了解吗?(定标是什么意思)
- 9手机无线信号差网速慢?有人偷你的wifi!一招教你踢出蹭网者(联通wifi怎么设置不让别人蹭网)
发表观点(0条)